85270
微机电系统与智能传感创新中心
王竹卿教授团队
中文
|
English
手机浏览
扫一扫
首页
研究方向
在研项目
成果及论文
组员介绍
课题组新闻
科研环境
组内活动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员介绍
导师介绍
王竹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团队负责人
个人介绍 :
王竹卿,男,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融合感知与医疗检测微机电(MEMS)创新团队”负责人,四川大学微机电系统与智能传感创新中心负责人,四川大学“医学+制造”平台独立PI教授,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拥有14 年海外学习工作经验,以研究员及助理教授身份从事MEMS医疗器件的研究和产品开发(10年经验)。长期致力于“MEMS传感器及基于MEMS技术的生物医学检测芯片”研究,该研究属于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的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旨在利用微机电系统(MEMS)与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等多学科交叉,开发面向智慧医疗的高性能诊疗器件和移动健康检测产品。现已承担和参与过日本数个国家级的校企合作研发和产品开发项目。以项目第一技术负责人身份开发的眼底病变检测MEMS可变镜已被佳能公司转化为产品上市销售。另一项尿液检测芯片的研究成果已完成原理验证和原型机开发,正与公司合作进行产品转化。建立四川大学“医学+制造”中心MEMS创新平台,建成基于MEMS技术的设计-制造-封装-评测全链条知识体系。已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SCI论文35篇,影响因子2以上SCI论文20篇以上,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日本发明专利5项。在IEEE Transducers、Biosensors、IEEE NEMS、μTAS等MEMS相关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发表10余次。
胡文闯
双聘教授 独立PI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
胡文闯,男,博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副主任,四川大学机械学院双聘教授,原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 Dallas)终身教授,获工程院杰出院士奖;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短期)、复旦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美国自然科学基金Career奖、四川省特聘专家、成都蓉漂计划人才、成都金熊猫专家、四川省创业团队领头、上海市特聘专家、苏州市姑苏人才、江苏省双创A类人才。在医工融合交叉研究超过15年,主要在微纳生物传感器、微纳加工工艺、有机纳米材料生物芯片、分子诊断技术与系统、微流控及POCT、纳米精密药物等交叉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共发表SCI/EI论文90余篇,约4000+次引用;国际重要会议作报告110余次;承担32项科研项目,经费1500万美元。
何亮
独立PI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
何亮,男,博士,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双百B”引进人才,四川省“特聘专家”,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4)。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期间,先后入选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武汉市“晨光青年科技人才”计划和武汉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长期致力于微纳制造、集成器件及表征这一研究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1篇)。论文被他引共7000余次,单篇被他引大于200次论文7篇,单篇他引次数最高515次,次高455次,H指数为37。在微纳制造和器件表征领域,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5项(均为第一发明人)。担任Nature,AIP,ACS,RSC,Wiley,Elsevier,IEEE和Springer等数据库的20余个主流期刊审稿人。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函评专家。
吴晓东
独立PI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
吴晓东,博士,四川大学特聘研究员,四川大学“双百人才工程”入选者。于2014.06和2019.12在四川大学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于2017.10‒2021.06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围绕‘柔性智能感知技术’,长期致力于柔性电子学、可穿戴健康监测、人工电子皮肤、柔性机器人感知、仿生电子器件及智能系统等交叉领域的研究,迄今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包括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论文总被引2500余次(Google学术),H指数为24,申请国际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承担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面上项目、四川大学引进人才项目等科研项目5项,并长期担任Science Advance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黎敏强
高级工程师
个人介绍 :
黎敏强,男,博士,高级工程师,成都电子行业新经济产业专家。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2006年至2016年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任职,从事时间频率、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等交叉领域的科研工作,项目应用领域包括机载、舰载、星载等,先后担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团队负责人;2012-2016年被派驻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十三所控股)担任研发部副部长,主管时间频率方向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工作,依托团队建有河北省恒温晶振技术工程实验室。 主持或参与多项纵向和横向项目,2023年主持研发了面向中国“星链”计划的低噪声恒温晶振专用集成电路,该芯片属于全国产化A类,同时具有抗辐照性能,已进入量产状态;2012年主持研发了全集成化模拟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专用集成电路,一次流片成功,已量产10余年;主持设计的多种芯片包括低噪声LDO、OPA、时钟芯片等先后进入量产状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项目各1项。此外,科研和产业化项目还涉及低噪声频率源、抗振动低噪声恒温晶振、CPT芯片原子钟、高稳定度守时时钟等。发表论文18篇,其中SCI收录5篇;已授权发明专利8项。
朱敏杰
四川大学客座研究员
个人介绍 :
朱敏杰,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MEMS传感器、微型仪器、传感器可靠性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实验室开放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横向项目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近10项。
夏操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
夏操,男,博士,四川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于2017.06和2022.09在吉林大学获得工科学士和博士学位,导师为王东方教授。主要从事MEMS谐振式传感器方面的研究工作,专注于研究非线性振动行为特征并挖掘其传感价值,以突破微纳制造工艺水平和材料性质带来的传感性能瓶颈,实现高端MEMS谐振式传感器芯片的研发。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四川大学人才引进项目1项,并先后主研了国家自然面上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横向项目1项。研究过程中围绕单目标、两目标、甚至多目标物质的高灵敏度同步检测的共性难题,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场景需求的多种非线性谐振传感方法,部分研究成果被编入Springer学术专著Micro/Nano Technologies Series,并先后发表SCI论文18篇(中科院2区及以上12篇,中科院1区6篇),发表会议论文10余篇,多次得到国内外同行学者的正面评价和引用,授权中国专利11项(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并在IEEE NEMS 2021做特邀报告1次。
夏园林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
夏园林,男,博士,四川大学特聘副研究员,重庆大学学士,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博士导师为Toshiyuki Tsuchiya教授。主要从事MEMS传感器,MEMS微结构可靠性,陶瓷,树脂,金属3D打印技术。在Scripta Materialia、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多次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刁燕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个人介绍 :
刁燕,女,硕士,四川大学副教授。先后于1992.07和1995.06在成都科技大学和四川联合大学取得工科学士学位和工科硕士学位。主要从事CAD、医疗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应用、机器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EI收录,获授权5项中国发明专利。多次获得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励和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作为主编或副主编编写教材4部。主持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科研项目4项,横向企业委托项目近10项,近年来主研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
罗华
讲师
个人介绍 :
罗华,男,博士,四川大学讲师,成都科技大学学士,四川大学硕士和博士。主要从事医疗手术机器人,时间生物学领域的医工交叉科学和工程研究,涉及机械电子学,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柔性和MEMS传感器和临床医学等专业融合领域,同时也在教学中进行工程思维、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人文领域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多功能手术机器人手臂系统设计”、“仿生呼吸系统”、“机器人智能打磨技术开发研究”、“灵巧多功能型医疗救援手术机器人的手臂系统设计”、“玻璃成型合模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液压成型”等多个省部级科技支撑计划基金和横向项目,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SCI、EI等学术研究论文50余篇,被引次数600余次;主编或参编专著、教材4部。教学上,主张专业教育应以工程思维训练提升为主、引导知识点学习为辅的“授之以得”方法理论,多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等。
黄玉波
讲师
个人介绍 :
黄玉波,女,博士,四川大学讲师。先后于2003.07和2008.09在东北大学和天津大学取得工科学士学位和工科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检测和微纳测试技术方面的研究。开设本科课程包括测控仪器设计、控制技术与系统、视觉系统-原理及应用、测控仪器设计课程设计;开设研究生课程计算机视觉。
林思建
工程师
个人介绍 :
林思健,男,博士,四川大学工程师。于2018年6月获得四川大学工科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压力容器/管道安全评估理论及精密测量及控制技术研究,累积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EI共5篇,参与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3项,累积经费150万余元。开设《工程光学》、《测试技术》、《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现代制造技术》、《精密机械设计》等课程实验。
刘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医生
个人介绍 :
刘丹,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四川省及四川省卫健委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医师青委会青委;四川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肺癌早期诊断及呼吸介入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开展了西部地区第一例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面上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各一项,GCP等横向课题5项,主研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累计到校经费1000余万。作为骨干成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04)、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RO3),目前共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Cancer、Lung Cancr、Trans Lung Cancr Res.BMC Cancer、Neurology等期刊,获发明专利一项,参编参译人卫出版社《呼吸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简明临床血气分析(第3版)》、《默里及纳达尔呼吸医学》书著。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朱桂全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医生
个人介绍 :
朱桂全,男,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研究员。四川省第十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与临床转化专委会常委;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口腔健康大数据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会头颈外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访问学者。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Elsevier被高引论文通讯作者。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5项;新型实用专利授权5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主研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2项,成都市科技进步奖1项。
殷鸿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医生
个人介绍 :
殷鸿波,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2009年获四川大学眼科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Wilmer眼科研究所博士后。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专委会眼表和干眼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与眼表病学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眼表与泪液疾病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眼科专委会角膜屈光学组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青年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专委会眼表角膜和屈光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美国视觉和眼科学研究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杨镇俊
外部合作导师
个人介绍 :
杨镇俊,男,日本东北大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电网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二级单位)研发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磁电智能传感器件设计及制备,先后主持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基金项目2项,获得20多项专利、论文等成果。
张林
外部合作导师
个人介绍 :
张林,男,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从事DSPF28335、STM32、MSP430等主流嵌入式MCU芯片、电路原理图和电路PCB开发设计工作。申报主持重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3项,累计经费500万余元。公开发表SCI国际期刊1篇,CSCD核心论文3篇,获得实用新型授权2篇、软著1篇。开设《C语言/C++设计开发》、《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嵌入式程序开发设计》、《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科学技术》、《传感器技术》等课程。
当前组员
宋杰
博士后(合作)
刘爱胤
博士后(合作)
宋洋洋
博士三年级
李春洋
博士二年级
谭皓宇
博士二年级
郭翔
博士二年级
赵珠杰
博士二年级
姜飞鹏
博士二年级(华西眼科)
董令萩
博士二年级(华西肾脏科)
谭启达
博士二年级(计算机)
黄舒
博士一年级
张丽佳
博士一年级
郑杰
博士一年级(联合培养)
闫阳阳
准博士(科研助理)
曾显彰
准博士(科研助理)
张义群
硕士三年级
张亚男
硕士三年级
权思源
硕士三年级
肖鸿洋
硕士三年级
向佳佳
硕士三年级
张国钦
硕士三年级
大山
留学生-硕士三年级
张之弥
硕士三年级(华西口腔)
齐升
硕士三年级(沈阳理工)
刘晓荷
硕士三年级(沈阳理工)
文婷
硕士三年级(联合培养)
李茂刚
硕士二年级
安询
硕士二年级
余杨志
硕士二年级
郝增辉
硕士二年级
梁天祥
硕士二年级(华西精准中心)
胡艺森
硕士二年级(2035计划)
廖婧如
硕士二年级(华西呼吸科)
李尉
硕士二年级(川农)
吴志坚
硕士一年级
刘媛
硕士一年级
王一舟
硕士一年级
杜凯
硕士一年级
吕昊
硕士一年级
陈瑞琪
硕士一年级
鞠园
硕士一年级
孙一铭
硕士一年级(沈阳理工)
王皖蒙
硕士一年级(沈阳理工)
李万春
硕士一年级(沈阳理工)
缪佳欣
硕士一年级(联合培养)
何政洋
大四-机制
申强
大四-机制
黄靖凯
大四-机制
袁嘉阳
大四-机制
张浩
大四-机制
晏玉成
大四-机制
李昊
大四-机制
陈文杰
大四-机制
李茂影
大四-机制
杨齐
大四-机制
郎佳豪
大四-测控
赵海洋
大四-测控
王茂祥
大四-测控
夏银锋
大四-测控
文娇娇
大四-测控
李易飞
大四-测控
王莹
大四-测控
沙平平
大四-测控
彭丽洁
大四-测控
尹梦欣
大四-测控
向泰权
大四-测控
郭长楷
大四-测控
何烨
大四-测控
李润知
大四-机械(沈阳理工-联培)
王仪
大四-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
姜月琦
大四-医学
王家蕤
大三-机制
叶云浩
大三-机制
霍朝阳
大三-机制
唐崎文
大三-机制
龙志荣
大三-机制
覃林
大三-机制
凌通
大三-机制
李慧玲
大三-测控
陈极
大三-测控
程龙
大三-测控
周琬欣
大三-测控
黄治顺
大三-测控
吴晨曦
大三-测控
唐越新
大三-测控
吴敬鑫
大三-测控
赵子祺
大三-测控
李舒怡
大三-测控
虞凯博
大三-测控
谭云
大三-测控
张誉瀚
大三-测控
袁佳晨
大三-测控
周伟建
大三(临床医学)
王晓雨
大三-金融
高子帅
大二-测控
解宇恒
大二-测控
黄伟
大二-测控
曾彤欣
大二-测控
王琬灵
大二-测控
毛维可
大二-测控
陈乐妍
大二-测控
毛兰
大二-测控
冯炟
大二-测控
赵明浩
大二-测控
周家麒
大二-测控
任敏凤
科研助理
汝小龙
科研助理
戚文骏
科研助理
李若彤
科研助理
张祎
财务助理
栗荟
财务助理
王思语
财务助理
往届组员
何紫瑶(科研助理)
于明扬(科研助理)
吴晓梅(科研助理)
魏翼飞(科研助理)
谢明君(科研助理)
敬成文(科研助理)
马薇薇(科研助理)
陈俊杰(科研助理)
邓宇(科研助理)
耿程宇(科研助理)
刘瑞鹏(科研助理)
代雨洁(科研助理)
孙婷婷(科研助理)
汪珊好(科研助理)
凌新(科研助理)
向妮旭(科研助理)
黄好(科研助理)
李卓洵(科研助理)
张瑞松(科研助理)
刘星谷(2020级-硕士)
徐俊杰(2020级-硕士)
李宗原(2020级-硕士)
王伟全(2021级-硕士)
龙智明(2021级-硕士)
刘奇(2021级-硕士)
张玮(2021级-硕士)
宁齐红(2017级-测控)
李玉婷(2017级-测控)
潘昌盛(2017级-测控)
高驭星(2017级-测控)
王雪纯(2017级-测控)
刘童(2018级-机制)
白天宇(2018级-机制)
王宇杰(2018级-测控)
甘伟(2018级-测控)
吴知恒(2018级-匹兹堡)
何姿仪(2019级-机制)
凌娜(2019级-机制)
陈佳杨(2019级-机制)
王俊骅(2019级-电气)
万昊(2019级-测控)
高鸿萱(2019级-测控)
胡龙(2019级-测控)
刘文凤(2019级-测控)
谭洪花(2019级-测控)
李青林(2019级-测控)
胡天然(2020级-机制)
胡笑(2020级-机制)
钟磊(2020级-机制)
梁梅叶(2020级-机制)
肖钢(2020级-测控)
高晗(2020级-测控)
宋依林(2020级-测控)
蔡金鑫(2020级-测控)
易小青(2020级-测控)
李晓研(2020级-测控)
何润杰(2020级-测控)
项晋凡(2020级-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