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宇老师、贾迎亚老师;博士后:陶奕达、孟晓彤、何琳、常焙筌;博士生:马晓书、曹港、虞曦凯、尚俊茹、王冬玲、张紫嫣、赵文静、王坤、胡曼;硕士生:李天元、杨南、姚豆豆、俞俊宇、何月飞、李博伦、蒋宗寰、秦佳音、林红英、刘晓莉、依力米冉·斯干旦、胡海霞、付嘉其、庄方言、马思镇、宁若曼、吕滢睿、尹昊
于老师和点评人观点(曹港、王坤):
1. 明确采用奖励制度作为调节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奖励制度要用长期及风险奖励制度;
2. 假设检验部分两个调节应从知识角度进行推导;
3. 长期奖励制度中间需要加一层逻辑来说明;
4. 数据部分需纳入调节变量、自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补充稳健性检验分析,考虑用自变量的残差值做回归,避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
5. 回归模型里倒U应关注拐点的偏移。
于老师和点评人观点(虞曦凯、王坤):
1. 要明确为何要研究企业的财务绩效而不是其他类型的绩效;
2. 可参考DAC理论寻找倒U型关系的解释;
3. 明确样本选择、时间框选取和异质性分析行业选择的理由;
4. 明确使用ROA来测量财务绩效的原因;
5. 建议题目改成《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6. 企业案例需要详细展开并讲清财务绩效发生了何种变化;
7. 可以回顾动态成本调整理论在技术类文献中的应用情况;
8. 建议从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这两个角度来丰富研究模型;
9. 建议增加U-test检验和稳健性检验。
1. 要依据适合的理论去支撑研究变量和模型;
2. 明晰研究问题,注重理论贡献;
3. 选择适合的案例企业,数据收集应提高问卷的准确性;
在每一次组会中,我都能深刻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挑战。本次组会上,师兄师姐们分享了他们在研究中的心得与体会,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令我倍受启发。组会不仅是学习的机会,更是提升自我能力的平台。老师和师兄师姐的反馈和建议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我发现了之前未曾考虑的问题。这种及时的反馈机制不仅促进了我对研究内容的深入思考,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有效沟通。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分享,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尹昊
本次组会会议组织:总协调,林红英;会议记录,宁若曼;摄像,吕滢睿;时长控制,马思镇;
编辑:尹昊、林红英
审核:孟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