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1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王博翔课题组
2020前沿实验室(2020 X-Lab):微纳尺度辐射传热、超材料/超表面能源与传感器件
中文
|
English
手机浏览
扫一扫
首页
研究方向
成果及论文
组员介绍
课题组新闻
组内活动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王博翔
青年研究员
2020前沿实验室(2020 X-Lab):微纳尺度辐射传热、超材料/超表面能源与传感器件
王博翔,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青年研究员,2020前沿实验室独立课题组组长。在此之前,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担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24年人才引进至上海微系统所工作。2018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并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交大2030”计划、上海航天先进技术联合基金、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10余项,并作为研究骨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课题与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在国际工程热物理及热辐射领域权威SCI期刊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hysical Review B, 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发表论文50余篇,总引用2000余次。受邀在传热学权威综述出版物Annual Review of Heat Transfer以第一作者撰写章节1篇,1篇会议论文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颁发的第六届国际微纳尺度传热大会最佳论文奖(Best Paper Award),并获2020年度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AUTSE)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Award,当年唯一中国青年学者)。受邀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术会议(2次)、亚洲计算传热与计算流体会议(ASCHT)、亚洲热科学大会(ACTS)等本领域内重要会议上作邀请报告10余次。在微纳结构热辐射特性领域的部分成果获得了2020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4)。担任国际传热传质中心(ICHMT)科学理事会理事(Member of Scientific Council),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Carbon Neutrality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国际传热大会(IHTC)、亚洲热科学大会(ACTS)等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分会场主席/主题召集人等。
研究方向
更多 >
课题组致力于开展热科学与微电子学/信息科学的交叉前沿研究,聚焦面向能源与传感应用的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开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微纳尺度热辐射与传热机理、纳米光子学器件、微纳光电子能源器件、红外传感与探测器件等。近期主攻方向包括智能电致变色材料与器件、辐射制冷技术、窄带隙热光伏电池与红外探测器、新型气体传感器、集成电路热管理等领域。
友情链接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020 X-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