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战争、疾病、手术等都会对人体造成组织创伤,因此,研究组织创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手术缝合是伤口修复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然而,组织缺血、缝合时间长、缝合线脱落、张力差、疤痕明显、缝合部位肿胀、炎症反应等问题仍是手术缝合面临的难题。作为一种快速生长的伤口修复材料,生物粘合剂在伤口组织修复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潜力。生物粘合剂,可以与组织结合并相互作用,以实现伤口愈合。在某些情况下,生物粘合剂也可以快速止血和减少疤痕,大大降低对手术技巧的要求,显著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组织积液和组织出血的风险。大鲵皮肤分泌物(SSAD)是一种正在开发的新型生物粘合剂原料,这种材料在保持伤口柔韧性的同时表现出强大的附着力,它还具有大规模生产的潜力,具有实际应用探索的前景。因此,深入研究SSAD性能的微调方法对促进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尹大川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了题为“Andrias Davidianus Mucus-based Bioadhesive with Enhanced Adhesion and Wound Healing Properties”的研究论文。研究报道了一种性能增强的SSAD基生物粘合剂配方,该配方与大鲵黏液混合,产生了一种新的生物粘附剂,即称为“增强型大鲵黏液粘合剂”(ESSAD)。研究发现ESSAD表现出优异的粘合性能,与SSAD相比,其粘合强度有所提高。此外,ESSAD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
作者通过制备以3,4-二羟基-1-苯丙氨酸和王不留行黄酮苷作为功能成分,与SSAD相结合的新型生物粘合剂(ESSAD),探究ESSAD对伤口粘合强度以及大鼠伤口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SSAD在体外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于SSAD的粘合强度。在体内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伤口愈合的能力,可忽略的炎症反应,并对大鼠器官无明显的损伤。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将为组织创伤修复提供新的选择。
该项目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持计划、西藏阿里地区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为第一单位,博士研究生梁欢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尹大川教授为通讯作者。(图,文:梁欢;审核:张辰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