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渊余 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生命学院,教授,课题组长(PI),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围绕核酸技术与药物/疫苗开展研究,包括核酸药物(如siRNA、mRNA等)的设计筛选、药物递送以及重大疾病的创新诊治技术研究。覆盖的疾病类型包括癌症、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疾病、罕见病等。
科研成果:
针对核酸制药中如何高效安全递送、如何化学修饰以显著提高成药性等问题开展研究,并取得以下成果:①为提高组织富集与入胞,设计与研究多类纳米载体、GalNAc连接子和电穿孔器件,阐明设计-效率-机制关系,实现技术应用;②为快速逃逸而抵达胞质,提出并验证内源响应变构等破膜策略,发展膜融合、膜穿孔等新的入胞方式;③为长效作用以治疗疾病,解析药代和降解规律,提出系列增稳定、降脱靶修饰方案,实现单次给药后的长时程药效。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 Rev Bioeng、Sci Adv、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Adv Mater、Trends Mol Med、Nano Lett、Adv Funct Mater、Adv Sci等发表论文70余篇,IF>10论文约40篇,ESI高被引论文9篇;共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10余部专著章节,申请29件专利,含PCT专利10件。(截止时间2023年6月)
科研项目:
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持人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
学术兼职: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纳米生物学分会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造影技术分会、基因编辑分会、生物制药技术分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智能仿生生物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疫苗基础研究专委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纳米医学与工程分会委员,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核酸适配体交叉技术分会理事。是Exploration创刊副主编(Wiley出版)、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多个期刊(青年)编委。是科技部项目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函评和会评专家。
获奖及荣誉:
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2021)、北京市科技新星(2020)、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2019)、北京市大兴区“新国门”领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等,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及榜单(2020-2022,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九)、广西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中美纳米医学与纳米生物技术学会“Rising Star”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