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44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教授应邀到金属储能电池材料与界面电化学研究组作学术报告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教授应邀到金属储能电池材料与界面电化学研究组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30

3月25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周光敏教授应邀到课题组开展学术交流,并作题为“失效锂电池电极材料的修复与再利用”的学术报告。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下,有效破解退役动力锂电池循环回收利用难题,对于促进资源节约、防控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如火法、湿法回收等,都存在着能耗高、使用酸碱试剂等问题。周教授围绕现有回收方法的缺陷及如何开发创新的清洁回收方法,开拓回收产物的再利用途径,提出了在分子尺度对电极材料进行修复的直接回收思想,设计了低共熔溶剂直接修复失效钴酸锂正极、低温熔融盐修复高失效程度三元正极、拓扑转变修复失效层状氧化物电极、失效磷酸铁锂的直接回收及氟修复、多功能性有机锂盐修复失效正极材料及多功能溶剂热再生失效磷酸铁锂等创新回收方法;并对与之匹配的直接回收过程进行了闭环化设计,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协同回收;此外提出了失效电极材料向高性能电极材料(失效钴酸锂回收转化为高压钴酸锂)、纳米催化剂(镍钴锰三元材料原位转化为催化剂)等产物转化的高值化利用途径,大幅简化了回收流程,规避了极端条件的使用,为电池回收研究与产业提供了新的技术体系与理论指导。

专家介绍:周光敏副教授是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导师为成会明院士和李峰研究员。2014-2015年于美国UT Austin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Arumugam Manthiram教授。2015-2019年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Yi Cui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储能材料及器件与电池回收,已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论文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nergy、Nature Sustainability、Chemical Reviews、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NAS、Advanced Materials等。论文被引用33600多次(Google Scholar),4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index为76,2018-2022连续5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担任期刊Energy Storage Materials副主编/科学执行编辑及多个期刊青年编委。获得包括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青年科技奖、能源存储材料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Materials Today Rising Star Awards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