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安中学者优秀人才。主要从事原子动态变构纳米催化材料和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探索在疾病特异性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的应用。迄今为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ACS Nano、Nano Letters和ACS Central Science等国际著名刊物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篇(平均IF≈1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授权4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兼任《Exploration》期刊学术编辑、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材料生物学与智能诊疗技术分会委员及秘书、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药物临床综合评价学组委员等。
坚守初心,立德树人。胡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提升;坚持第一时间为团队师生传达宣讲国家和学校精神,使团队师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增强使命感,充分认识到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高质量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践行“振兴中医药,建设双一流”的学校发展战略,严格把关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秉承创新,潜心育人。胡希深知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使命的重要性,用心指导学生在原子取代和动态变构、智能响应药物制剂和疾病精准诊疗等多学科交叉领域努力钻研,潜心研究。她一直铭记恩师上海交通大学凌代舜教授的话:“瞄准月亮,即便失败,至少可以落到云彩上”,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她在学生的教学和指导方面认真负责,每周定期召开研究生例会,了解学生学习和科研进展,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进行一一指导。她重点培养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前沿动态的洞察力、对科研成果的表达能力和组织学术会议能力等,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定期开展学术规范、实验操作、精密设备上机操作(如团队中小动物MRI、小动物CT成像和光声成像等高精尖成像设备)和软件使用等方面培训,力求学生恪守学术道德,严谨求实,精益求精。
多措并举,强化内核。胡希始终以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为使命,进一步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带领团队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积累经验、贡献智慧。根据团队内每位学生的优势因材施教,挖掘身上的巨大潜力,一对一定制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恩师上海交通大学凌代舜教授的支持下,她鼓励学生积极与首尔大学、韩国加图立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澳门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水平院校优秀团队合作交流,开辟更加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比如在2023年暑期,她带领学生团队前往浙江大学李方园教授团队学习交流,拓宽学生的科研思维。并支持学生积极参加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会议,和顶尖专家近距离交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全情投入,关爱暖心。胡希对研究生在学业上潜心指导、在生活上关爱备至。她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们言传身教,传输科研中奋力拼搏的正能量。她经常和学生们在实验室做实验,一对一、零距离地指导学生,沉下心来,不放过每一处实验现象和细节。她特别关心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经常与学生面对面谈心,并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此外,团队定期组织生日聚会、团建等活动,密切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升团队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