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1958年生,河北省张家口市人。1979年至1987年,两度在山东大学历史学系学习并毕业,先后获历史学学士、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学位。自1987年9月起,一直在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烟台师范学院历史学系、历史与社会学系,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任教。期间,先后在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曾任烟台师范学院历史学系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鲁东大学图书馆馆长,鲁东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山东省历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和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山东分会理事等职。现任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专门史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导师及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等。
李炳泉教授治学态度谨严,注重推陈出新,在学术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进行治学的特色。近二十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编学术著作4部,获科研奖励15项。目前,由他担任主编并与南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们费时8年共同修纂的《中华大典·政治典》,业已圆满完成。
自任教以来,李炳泉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过“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史学史”“简帛学概论”“中国姓氏文化”等基础课和选修课。在教学过程中,他既重视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视传授治学方法,受到师生的好评。1989年被授予烟台师院“优秀教师”称号。同时,李炳泉教授善于总结教学经验,重视教学研究。1998年,参与完成的教改项目“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加强历史专业建设”,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由他担任主讲教师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同年,以他为首申报的“中国古代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被确定为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在李炳泉教授的领导和主持下,鲁东大学申报的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点于2003年被批准,从而结束了山东省省属高校此前没有历史文献学硕士学位点的状况。他为硕士研究生开设有“中国古代史专题”“中国学术史”“中国史基本史料研读”“简帛学概论”等课程。十余年来,他指导学术类硕士研究生共18人,其中已有7人先后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河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院校,成为法律学、文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此外,还有一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
李炳泉教授多次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如:2009年1月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古道照颜色——先秦两汉古籍国际学术研讨会”;自2009年至2015年,先后4次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疆通史》审稿会及相关学术讨论会,并担任主持人;自20011年至2016年,先后3次到甘肃省参加简帛学术讨论会;等等。
研究领域
李炳泉教授的学术研究,大致以1999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和历史人物方面的研究;后一个阶段,主要进行秦汉史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其代表性成果有:一为中国史学史方面。李炳泉教授是史学界最早注意吕祖谦史学的学者之一,其《吕祖谦的史学思想》(《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一文提出吕祖谦不仅是一位理学家,而且是一位具有丰富史学思想的史学家;李炳泉教授主编的《中国史学史纲》(第一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贯穿了其对中国史学的总体看法,以具有通识而受到学界的好评,不仅被大陆40多所院校列为教本或教学参考书,而且被台湾列为“提升大学基础教育计划”推荐书目。二为历史人物方面。李炳泉教授撰写的《朱温传》》(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是史学界第一部关于朱温的传记,受到了史学界的好评。三为秦汉史方面。李炳泉教授的秦汉史研究目前侧重于西域史、边疆史、官制及历史地理等方面。《两汉戊已校尉建制考》(《史学月刊》2002年第6期)、《关于汉代西域都护的两个问题》(《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两汉农都尉的设置数额及其隶属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松柏一号墓35号木牍与西汉南郡属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4期)、《西汉河西四郡的始置年代及疆域变迁》(《东岳论丛》2013年第12期)等10余篇论文是结合汉简和传世文献,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