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一皋

个人简介

学位或学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史专业读本科,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读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任职简历 2012年——至今,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教授。 1994年8月——2012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副教授。 1988年9月——1994年8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讲师。 1986年8月──1986年9月,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工作,任助教。

研究领域

近现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社会动员与群众运动;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台湾史(现代部分),抗战时期的知识分子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困惑——以梁仲华为例》,《历史学家茶座》第七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市场、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初建时的认识——建国前夕之临清事件个案研究》,《史学月刊》(开封),2005年第10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6年第2期刊载。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认识扭曲——“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标志性事件的个案研究》,《北大史学》1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认识扭曲——文化革命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解释模糊》,《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韩国),第22辑,2004年7月。 《20世纪上半期社会动员的组织特征——华北农村的反抗斗争组织》,《史林》(韩国),2004年6月。 《20世纪中国社会动员的变换——以华北农村动员组织为例》,牛大勇主编:《中外学者纵论20世纪的中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从全国“第一张大字报”和小岗“红手印”谈起》,《中共党史资料》(北京),2003年第3期。 《工业化村庄中的组织重建》,《现代化研究》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村基层骨干作用》,《中共党史资料》(北京),第84辑,2002年。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新青年〉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和描述》,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运动与20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建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史学月刊》(开封),2001年第4期。 《孙中山土地思想再探——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徐万民主编:《孙中山研究论集——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社会动员形式的历史反视》,《战略与管理》(北京),1999年第4期。 《华北事变前后之农村社会分析》,《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抗日战争与社会发展》,《抗战胜利50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史馆,1997年版。 《抗日战争与中国北方农村社会发展──战时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变革及其影响》,《中共党史研究》(北京),1995年第4期。 《中国改革与农村社会──读〈中国的乡村,社会主义的国家〉》,《中国书评》(香港),1995年3月总第4期。 《简论阎锡山的农村改造主张》,相从智主编:《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农村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发展演变》,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农民问题与当代中国》,1995年版。 《对查田运动研究的几点再认识》,《江西社会科学》(南昌),1994年第2期。 《毛泽东与群众运动模式的选择》,《毛泽东思想论坛》(长沙),1993年第2期。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农村政权》,《中共党史研究》(北京),1989年第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