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贤勇,男,1958年4月出生。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1月至1987年3月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在日本东北大学非水溶液化学研究所进修;1987年4月至1992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工学系研究科化学能源工程专业连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3月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3月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4月至10月任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外籍研究员;1993年2月起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1997年9月起任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起任化学工艺专业博士生导师,2005年9月起任应用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98年9月至11月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在日本东北大学反应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2002年6月至2003年5月作为韩国政府智库项目邀请的高级访问学者在韩国化学研究院化学技术部从事研究工作。
长期从事重质碳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工作。1993年以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和重点项目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项及其它省部级科学研究和人才基金项目20余项,作为课题组长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各1项,作为学术骨干完成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现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973计划课题、中日战略合作课题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各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合作出版专著3部,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件,在SC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有关论著被他引3400余次,其中被SCI收录的文献他引1200余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获1996年度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甲类)三等奖、2000年度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度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届淮海科学技术一等奖、2014 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四届淮海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全国高校仪器设备展示会优秀作品二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获首届淮海科学技术一等奖。所领导的团队3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指导的硕士生完成的毕业论文中10篇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6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的博士生完成的毕业论文中9篇被评为中国矿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中2篇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被评为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先后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卢嘉锡优秀导师奖等荣誉称号及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内的6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获“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入选煤炭系统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苏省333工程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获批准为201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学术兼职包括:中国煤炭协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和煤化工专家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教育部和山西省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转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煤转化与新型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先进煤焦化技术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先进煤焦化及煤资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辽宁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徐州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科技咨询部部长、国际学术期刊《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中国区主编、《燃料化学学报》、《煤炭转化》、《煤化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The Open Fuels & Energy Science Journal》、《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