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99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张凯丽同学在《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上发表论文
张凯丽同学在《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上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21

本课题组2021级硕士研究生"张凯丽"同学题为“Mesomorphism Modulation of Perfluorinated Janus  Triphenylenes by Inhomogeneous Chain Substitution Patterns”的科研论文成功发表于国际高水平SCI期刊《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IF = 3.8)DOI10.1002/asia.202301080)。

 该项工作是在四氟苯并菲工作上的进一步拓展,继四氟苯并菲的合成与不同芳基修饰的四氟苯并菲介晶性后开展的柔性链位置异构对四氟苯并菲介晶性的影响。合成方面,仍通过联苯二锂试剂与含氟芳烃经亲核取代反应的策略简单高效的制备得到了一系列含氟与不含氟的苯并菲盘状液晶单元。单晶结构发现柔性链的位置异构、F原子的引入会明显地引起分子间排列堆积的改变:p-TPF4呈平行排列,m-TPF4呈人字形排列,而不含氟的p-TP4在单斜晶体中不堆积成柱。含氟苯并菲中能够发现大量的HFFF相互作用以提高柱内的稳定性,证明氟原子的存在增强了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介晶性研究中,偏光显微镜下这些化合物在介晶态呈现线性缺陷纹理。对比前期的四条烷氧链的四氟苯并菲,烷氧链数目的减少导致了清亮点温度明显降低;而两种烷氧链位置异构的四氟苯并菲也表现出不同的清亮点温度与介晶范围。此外,对于m-TPFn,烷氧链的长度还对柱状中间相的堆积模式产生了影响,在长烷氧链取代中呈现矩形柱状相(Colrec)而在短链中为六方柱状相(Colhex)。最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荧光发射光谱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呈现蓝紫色发光,绝对荧光量子产率高达46%,薄膜中的荧光发射略有红移

 芳香核的氟取代导致潜在的强偶极盘状液晶,这种策略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于许多应用。作为应用的根基,氟芳烃苯并菲结构与性质之间的构效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以实现多方面对介晶性、光物理性质的调控与改善。本课题组也将继续深入,由浅入深继续探索。因此,本项工作也为后续课题组的实验设计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章信息:

        Cite this:Chem. Asian J. 2024, e202301080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sia.202301080




编辑:曾崇洋

审核:赵可清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有机光电功能材料赵可清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