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在便携式能量存储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硅材料因其高理论比容量和丰富存储量备受关注,然而,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硅与碳材料复合成为常用策略,其中石墨烯片状材料以其高电子电导率和机械柔性,成为Si纳米颗粒的理想基质。因此,开发新型 SiOC 复合材料对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多晶硅产业的迅猛发展,全球多晶硅产量超过了100万吨/年,其中我国占据总产量的85%以上。目前,多晶硅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疆地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在生产多晶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四氯氢硅(SiCl4,又称STC)。据统计,每生产1吨多晶硅会产生SiCl4约10~15吨,SiCl4是一种强腐蚀性的液体,对安全和环保的危害极大。如何高效处理SiCl4,对于多晶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石河子大学于锋教授团队采用SiCl4为硅源,以SiOC键的形式将Si掺杂进了多层石墨烯材料中。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100mA/g电流密度下经50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仍然可以保持在 653 mAh/g。这一研究成果为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工作以“Silicon-doped multilayer graphene as anod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batteries(http://10.1016/j.apsusc.2024.161483)”为题,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杨守华和李博钦,通讯作者于锋教授。
图1. Si掺杂多层石墨烯的形貌特征和结构特点。
图2. Si掺杂多层石墨烯的X射线光电子光谱学图。
图3. Si掺杂多层石墨烯的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