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人员
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团队有教授3名,副教授5名,硕博研究生80余名。团队成员所在的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和优良的科研平台,支撑了化学工程、工业催化、应用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方向的发展。与中科院、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新加坡A*STAR、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等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和学生的国内外交流访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团队负责人于锋教授是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获济南大学学士学位,中科院理化所博士学位,先后在NTU和A*STAR做博士后研究工作。致力于蛭石、小分子催化方面的研究,提出了“J&Y Latin Letter Theory(金鱼拉丁字母理论)”和“N1 chemistry(氮一化学)”的理念,为能源发展与环境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在GEE、ACB、ACS Cat.等TOP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等100余篇,他引6500余次,H因子46。兼任《化工进展》编委、CCL和FESE期刊青年编委、中国感光学会青年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特聘专家等。2015年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6年 & 2019年入选兵团英才,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2019年入选兵团中青年领军人才,2020年入选兵团创新团队负责人,2022入选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年入选天山英才。荣获了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银奖、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疆化学会杰出青年科技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等荣誉称号。
二、团队方向
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团队主要致力于开发绿色、环保、高效的能源与环境材料,服务于“传统能源、现代能源和未来能源”相关的研究和产业,拥有煤制天然气、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催化转化、电解水制氢、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器件、氮一化学等研究方向。
从事的主要工作包含:能源环境和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质表征、形成机理、性能评价与应用研究,其特色是将能源环境与材料化工、工业催化相结合,推动小分子催化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为能源发展与环境控制技术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特别是:
(1)煤制天然气(CO甲烷化)低温抗硫催化剂的开发;
(2)二氧化碳(CO2)的捕集、转化与利用;
(3)污染性小分子(NOx、SO2、VOC、dye等)的去除与清洁转化;
(4)含氢小分子(MeOH、H2、NH3、CH4等)的催化合成工艺与技术;
(5)催化剂活性位点(界面调控、表面缺陷等)的构筑;
(6)催化环境(光、热、电、等离子体等)的作用机制研究;
(7)电化学储能材料及器件(一次/二次电池、铝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等)。
三、团队文化
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团队特别注重以德御才、德才兼备的团队文化建设,提出了“团队思政”育人新模式,着力于“123文化”建设,完善了团队文化中的思政育人和科教融合元素,提升了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兵团精神、工程伦理文化、科学家精神、创新精神等,形成了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该团队研究生在团队文化的熏陶下,学术交流更加丰富,科研成果更加丰硕,相继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优秀实践毕业生、高被引论文、最佳论文奖、最佳墙报奖等诸多荣誉奖励,被师生们称之为“大满贯”。
同时,该团队老师和同学们也积极投身于新冠疫情防疫等志愿者活动中,荣获了防疫专项优秀志愿者、志愿者服务银奖等荣誉,彰显了“教育戍边”的使命和担当,是兵团精神的生动体现。
毕业后,同学们进入了中科院大化所、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日本弘前大学等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在中核集团、宁德时代、特变电工、韩国LG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任职。
碳中和与清洁能源技术研究团队欢迎对研究方向感兴趣、富有创新精神、有志于科研的青年才俊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选择博士后岗位,以及应聘教师岗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