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德获得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3-11-11
近日,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3年沈阳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评价评审结果,徐英德博士牵头申报的成果《Microbial assimilation dynamics differs but total mineralization from added root and shoot residues is similar in agricultural Alfisols》荣获二等奖。
该成果以长期玉米连作体系下的不同肥力棕壤为基础,以13C同位素标记的不同部位玉米残体(根茬、茎叶)为研究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稳定同位素示踪联用(PLFA-SIP)等先进技术,重点关注不同时期玉米地上和地下部分残体碳被微生物矿化分解动态,以及不同微生物群落对玉米残体碳的同化状况。获得以下突破性发现:(1)相对于传统理论,重新定义了植物残体质量影响其腐解过程的作用,强调了根茬碳在腐解后期也能被微生物大量同化的规律,并揭示了根茬碳较茎叶碳在较长时间尺度内更有利于促进微生物残体的累积;(2)玉米残体类型(质量)之间的差异却不足以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因此,相对于外源输入有机物料的差异,土壤自身环境(土壤肥力)能更大程度上介导微生物群落组成;(3)玉米茎叶碳更易于被土壤微生物矿化,而根茬碳更易于被微生物同化为磷脂脂肪酸。同时,低肥力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偏好利用新输入的玉米残体碳(同化和矿化),但高肥力土壤因含有更多的微生物量,其同化残体碳的总量在一定情况下会超过低肥力土壤。然而,玉米残体碳在土壤中的最终矿化量(固定量,500天)并不取决于土壤肥力和残体类型。这暗示着根茬碳和茎叶碳在土壤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固定机制;其中,根茬能更多地通过微生物同化合成的方式贡献于土壤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