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组介绍
自2001年唐本忠院士提出聚集诱导发光(AIE)的概念以来,AIE相关研究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全球科研评估权威网站汤森路透(Thomason Reuters)联合发布的《2015研究前沿》将AIE研究评选为全球化学和材料领域前十项研究前沿的第二位。英国《自然》,美国《纽约时报》和美国财经电视频道CNBC等杂志和媒体先后对AIE材料和相关研究进行亮点报道。在《自然》发表的“纳米光革命正在来临”(The nanolight revolution is coming)的科学新闻深度分析长文中,AIE纳米材料(AIE点)被列为支撑即将来临的纳米光革命的四大纳米材料体系之一。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唐本忠院士领衔的“聚集诱导发光”团队。
唐本忠院士深圳大学课题组(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于2018年5月正式成立。研究中心挂靠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唐本忠院士为首席科学家、荣誉主任,王东教授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中心立足于AIE原创性概念,瞄准AIE研究的前沿问题,致力于AIE材料的开发、机理和应用研究。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共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其中包括影响因子大于10的7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20的20篇,申请到各级科研项目共计4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省部级基金18项,深圳市基金12项等。研究中心配备有材料制备实验室、细胞间、细菌间共400余平米,仪器设备价值1200余万元。
二、招聘岗位
博士后若干名
三、招聘要求
(1)具有有机合成、发光材料、生物材料、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或光物理研究背景;(2)具有荧光材料研究背景者优先录用;(3)已取得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或接近完成博士学位;(4)发表过 SCI 英文论文;(5)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严谨科学态度、能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聘期待遇
税后年薪36万至56万
(1)市财政给予免税生活补助18万元/年。
(2)深圳大学提供15万的综合年薪。
(3)(新政策)“荔新奖励计划”入选者每月发放4000元奖励性薪资,名额不限。申请条件如下:博士毕业不超过三年或年龄不超过33周岁且以下二项符合其中一项。一、博士毕业高校为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前150名高校(包括国内)或原“985工程”建设高校或所在学科在教育部最新一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以上等次或排名前10%;二、自然科学类博士在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大类二区以上学术论文2篇(至少1篇为一区),或中科院大类二区学术论文3篇。
(4)博士后出站留深圳从事科研工作,可获得30万元科研资助。
(5)在站期间课题组协助申请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
(6)课题组支持申请广东省青年优秀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博士后项目(个人补贴),奖励补贴40万/2年。
(7)(新政策)可通过深圳大学“荔园留菁计划”,应聘深圳大学教师岗位(每年有专门名额留给博后转为教职)。
(8)博士后人员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办理随迁入户;其子女入托、入学的有关事宜,参照深圳大学教职工办理。
(9)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待遇可面谈。
(10)本站博士后的考核要求及具体管理要求,参见《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和《深圳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
五、应聘方式
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及反映本人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电子文档发给联系人。
联系人:王东
邮箱:wangd@szu.edu.cn
六、课题组负责人简介
课题组负责人唐本忠院士简介:
唐本忠,中国科学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和先进功能材料研究,特别是在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这一化学和材料前沿领域取得了原创性成果,是AIE概念的提出者和研究的引领者。已发表学术论文1900多篇,总引超180000次,h影响因子为164。并于2014-2021年连续入选化学和材料双领域高被引用科学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包含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项目经费1.8亿元)、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1项等。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及奖励,包括第一项目完成人身份凭“聚集诱导发光”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已累计培养各类人才近400人,有200余人活跃在科研领域,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10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0余人。
课题组执行负责人王东教授简介:
王东,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大学AIE研究中心主任(执行)。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Matter、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Chem. Rev.、Chem. Soc. Rev.、Acc. Chem. Res.、Adv. Funct. Mater.、Bio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近80篇。16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论文共被引用7400余次。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深圳市优秀青年基金、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B类)、深圳大学荔园优青等基金项目。入选Biomaterial Science期刊、Science China Chemistry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期刊新锐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开发,及其在化学传感、生物成像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