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设计了一类以苯环为共轭连接单元的自组装分子(SAMs),分别以咔唑(Cz)和二苯胺(PA)作为给体单元。实验发现,与Cz相比,PA修饰后的ITO表面更为致密均一,在其上形成的钙钛矿薄膜质量更好,显著减少了PbI2相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能级排列并减少了界面缺陷。同时,准费米能级分裂(QFLS)分析表明,基于PA的钙钛矿加上PEAI钝化策略可以显著降低界面损耗,从而提升器件的开路电压。最终,辅之以PEAI上表面钝化策略,基于PA的电池可以实现23.3%的能量转换效率,并显示出优越的器件稳定性。成果以合作形式发表于中科院一区TOP期刊《Nano Energy》,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课题组硕士生刘星宇。论文链接见: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4011571?dgcid=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