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世勇教授应邀通过腾讯会议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学工程学院熊燃华教授主持,各学院师生积极参与了线上讲座,人数达近300人,并与刘老师热烈互动。
刘世勇教授以《精准高分子化学为功能材料带来新机遇》为主题,详细向大家介绍了所带领的课题组近几年在有机功能分子的精准设计与软物质功能体系的定制合成方面的工作。首先,根据有机分子模块化构筑和超分子次价键协同原理,刘教授介绍了当前课题组重点开展的工作,如精准序列可控合成高分子,单一分子量精准聚乙二醇及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物制剂、分子探针与造影剂、纳米材料蛋白质冠主动精准调控、面向极紫外应用的单组份高性能光刻胶、远离平衡态自催化反应体系对L构型氨基酸的动力学选择性(生命同手性起源难题)等相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其次,刘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单一分子量精准聚乙二醇的合成及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物制剂,同时使大家了解到关于关键响应性高分子材料:触发自解聚单组份光刻胶方面的知识。
刘教授的报告逻辑严谨,报告内容丰富,课题组科研成果突出,给在座师生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报告结束后,化工院黄超伯教授、材料学院夏常磊教授等师生与刘世勇教授进行了详细的主题讨论,其中材料学院的王同学积极向刘教授请教,主要讨论了如何有效解决在新课题摸索前期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当前课题的走向有清晰的认知,刘教授对同学们的问题做出了详细回答。本次线上交流互动热烈并得到了刘教授真挚的分享,我校师生收获颇丰。
报告人简介:
刘世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软物质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中科院百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计划"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有机高分子和软物质功能体系的定制合成,有序聚集体微结构调控,以及性能研究。根据有机分子模块化构筑和超分子次价键协同原理,当前重点开展精准序列可控合成高分子、单一分子量精准聚乙二醇(PEG)及其功能衍生物和药物制剂、分子探针与造影剂、纳米材料蛋白质冠主动精准调控、面向极紫外应用的单组份高性能光刻胶、远离平衡态自催化反应体系对L-构型氨基酸的动力学选择性(生命同手性起源难题)等相关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Nat.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Phys. Rev. Lett., Nat. Commun., Adv. Mater, CCS Chem.等国际刊物发表通讯/第一作者论文220余篇,总引用21000余次(H指数82 ),连续入选2014年-2021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材料科学"名单。共计申请36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PCT国际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其中22项已获授权。现担任美国化学会Chem. Mater. (2018 -)副主编,Chin. J. Polym. Sci.副主编,以及其他17份国际国内期刊的(顾问)编委。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曾)承担基金委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专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