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上午,青岛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总结成绩,表彰先进,研究部署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市委书记曾赞荣出席会议,为本年度唯一的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魏志强教授颁奖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市政协主席孟庆斌出席。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王厚杰代表学校参加会议并向获奖者表达祝贺。
王厚杰副校长(左五)向获奖者表示祝贺并合影
中国海洋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2023年度市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科学技术最高奖1人,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奖数量、质量再创新高,彰显了学校为青岛市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魏志强教授长期致力于领域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系统研究,是学校继文圣常、麦康森、吴立新、李华军、崔洪芝教授之后,学校第六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魏志强教授
医药学院于广利教授、管华诗院士带领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获本年度唯一一项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体现了学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服务社会的海大经验,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国家和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效。
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团队
水产学院董云伟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气候变化下潮间带贝类分布与适应机制研究”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兰威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功能性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其高活性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仇萌副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二维氮族烯的可控制备、光电性能调控及乏氧光动力治疗机制研究”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工程学院寇海磊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近海海洋结构物管桩基础安全保障与创新研发技术”,以及李崇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微机械陀螺自校正方法及其芯片化关键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董云伟教授团队
张兰威教授团队
仇萌(左)、寇海磊(中)、李崇
会上,宣读了《青岛市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及山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名单》《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发布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行动计划(2024—2028年)》及系列政策。2023年度青岛市共授予科学技术最高奖1人,自然科学奖14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技术发明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84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67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4人。市领导为获奖代表颁奖。学校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代表应邀参会。
会议采取视频形式。有关市领导,住青两院院士代表,市委有关部委、市直有关单位、中央和省驻青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驻青有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负责同志,科技创新平台机构、科技企业、科技金融机构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区(市)、西海岸新区设分会场。
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 图:冯文波
附:1.学校主持获得2023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励清单
序号 |
奖励项目 (人选)名称 |
奖种等级 |
所属单位 |
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1 |
魏志强 |
科学技术 最高奖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 |
|
|
2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糖工程药物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团队 |
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 |
医药学院 |
于广利、管华诗、张栋华、李岩、任莉、孙杨、赵峡、李春霞、胡婷、夏萱、李全才、李国云、蔡超、吕友晶、王世欣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 |
3 |
气候变化下潮间带贝类分布与适应机制研究 |
自然科学 一等奖 |
水产学院 |
董云伟(中国海洋大学)、廖明玲(中国海洋大学)、王杰(中国海洋大学)、胡利莎(中国海洋大学) |
|
4 |
功能性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其高活性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 |
技术发明 一等奖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张兰威(中国海洋大学)、张喆(中国海洋大学)、公丕民(中国海洋大学)、刘同杰(中国海洋大学)、张宗国(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
5 |
二维氮族烯的可控制备、光电性能调控及乏氧光动力治疗机制研究 |
自然科学 二等奖 |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仇萌(中国海洋大学)、张晗(深圳大学)、杨云龙(复旦大学)、谢中建(深圳大学)、梁维源(深圳大学) |
|
6 |
近海海洋结构物管桩基础安全保障与创新研发技术 |
科技进步 二等奖 |
工程学院 |
寇海磊、王海军、张民生、汤雷、安兆暾、苏晓栋、何建新、张西鑫 |
中国海洋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7 |
微机械陀螺自校正方法及其芯片化关键技术 |
科技进步 二等奖 |
工程学院 |
李崇、宋大雷、张侠、董科、曹慧亮、毕增亮、綦声波、安佰春 |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青软晶尊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北大学、青岛汇赢科技有限公司 |
2.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魏志强教授简介
魏志强,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青岛大学校长。长期致力于领域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系统研究,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任国家发改委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总体组专家、教育部保密专业教指委委员等职务。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领域智能计算与智能信息系统的团队之一,面向智慧海洋、智慧交通和智慧家庭等重点产业领域,突破了大数据智能感知与融合计算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大数据感-存-算等全流程高效智能处理,推出系列关键技术设备和平台系统,助力海尔、海信和青岛国实等企业建成行业领先的多模态物联网络、超大规模计算与大数据平台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拥有发明专利100余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其他各类奖励6项,累计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名。
3.市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获奖团队业绩简介
该团队是在管华诗院士的带领下逐渐形成和壮大的。经过40多年积淀式发展,团队在海洋糖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序列分析、规模化制备以及活性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荣获了200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也是全国海洋和医药领域首个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为了加速海洋药物成果转化,2013年,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和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海洋糖药物专利技术成果为基础,联合风投和药企共同注册成立了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区政府和青岛市科技局三方共建了“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成为新型研发机构。正大制药(青岛)有限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海洋糖类药物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与团队有30多年的合作研发历史,是国家海洋药物中试基地,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糖工程药物团队合作上市了首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以及甘糖酯、海力特与降糖宁散等糖类药物,为推动海洋药物成果落地转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各支持单位分别发挥原始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品上市作用,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海洋糖工程药物及医用材料的转化,支撑和服务了一批糖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产生了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团队成员在糖化学与糖生物学基础研究、糖工程药物和糖基医用材料开发,以及成果转化平台与机制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市自然科学一等奖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气候变化下潮间带贝类分布与适应机制研究
完成人:董云伟(中国海洋大学)、廖明玲(中国海洋大学)、王杰(中国海洋大学)、胡利莎(中国海洋大学)
该项目从潮间带环境监测和生态调查着手,在摸清潮间带生态家底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实验调控和模拟计算等研究手段,系统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间带贝类分布的影响及其机制,核心成果形成《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两篇)和Global Change Biology等权威期刊论文54篇,入选2021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高水准基础研究成果支撑其应用于生态管理,该项成果被应用于我国海洋生态分类分区工作,提高了近海生物地理格局划分的准确度,提升了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管理能力,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5.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功能性益生菌定向筛选及其高活性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
完成人:张兰威(中国海洋大学)、张喆(中国海洋大学)、公丕民(中国海洋大学)、刘同杰(中国海洋大学)、张宗国(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该项目从我国传统发酵食品、母乳及婴幼儿粪便中筛选出了大量优良性能的益生乳酸菌,获得多株具有优异功能性的益生菌,建立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种资源库;从生产技术层面,攻克了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关键技术控制体系,解决了喷雾干燥制备高活性乳酸菌制剂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实现了高效生产。该项成果解决了益生菌产业技术瓶颈和行业需求,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青岛根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我国知名企业进行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研究适应了目前我国益生菌领域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我国发酵食品及益生菌行业掌握核心技术,增强市场竞争力,对行业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网址:https://news.ouc.edu.cn/2024/0817/c554a117083/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