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重庆大学朱恂、廖强教授一行来团队交流微流控技术
重庆大学朱恂、廖强教授一行来团队交流微流控技术
发布时间:2023-04-23

423日,应团队负责人包福兵教授邀请,重庆大学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朱恂教授、廖强教授、吴君军副教授、重庆理工大学钟年丙副教授等一行来团队开展交流,参观了M4团队的微纳多相机理测量实验室。参观期间,包福兵和侯立凯两位老师先后介绍了M4团队在多相流检测技术、能源计量技术、微气泡操控以及微流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着重介绍了M4团队在多相流和微流控相关实验系统搭建和仪器开发方面的成果;几位来访老师结合各自团队的研究在超疏水表面微气泡操控、高速阴影成像、近红外液滴操控、电纺丝平台搭建等细节方面与团队老师和研究生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加深了对彼此研究的深入理解。

朱恂,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技术、微尺度多相流动与传热传质、节能减排及可再生能源转化等领域研究工作。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热管专业组委员,《carbon Neutrality》副主编、《科学通报》编辑委员会编委,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学会理事会成员。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最美教师”;发表SCI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近300篇,发表论文被正面他引5000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

廖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重庆市高校"微生物能源高效转化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高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热科学与工程亚洲联盟科学委员会委员、多相流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一届和十二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工程热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博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铁道车辆热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火灾与爆炸安全防护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清洁燃烧与能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先后担任国际学术期刊《Energy》副主编,《Science Bulletin》、《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J. of Fuel》、《J.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s in Renewable Energy》、《Heliyon》编委,《Int. J. Hydrogen Energy》和《Int. J. Green Energy》客座编辑,《工程热物理学报》、《重庆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热科学与技术》、《火灾科学》、《Frontiers in Energy》编委。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和美国田纳西大学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erospace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进行访问研究。长期从事传热传质强化、多相流动和热质传输、相变换热及界面现象、微生物能源转化、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电子元件散热、微尺度传输等方面研究。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重点合作项目3项、其他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被SCI收录300余篇,SCI他引2200余次,主(参)著国际学术专著3部,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50项,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

吴君军,博士,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2009年、2013年本科和硕士分别毕业于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19年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系,曾获香港中文大学ORAP项目资助赴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化学系进行访问学者研究,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发的Reaching Out Award2020年获香港科技与创新署资助于香港中文大学展开博士后研究。主要致力于多相流及燃烧反应动力学的理论和光学表征:包括多相流动特性的光学测量、及大型复杂反应流中原子、分子反应过程的理论与实验表征。研究内容包括大型复杂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动力学参数的高效高精度计算,以及面向燃烧产物、大气痕量环境污染物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激光诊断。此外,亦致力于发展新型便携式高灵敏度的光学传感器。近五年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Combustion and Flame, Applied Energy, Chemical Science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英国皇家化学会2018年度 PCCP 热点论文1篇、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重点论文1篇。曾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项目等;并作为主研人员参与香港创新科技署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项。现为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国际燃烧学会(CI)、美国化学会(ACS)、中国化学会会员。长期担任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Chemical Physical Letters等期刊审稿人。

      钟年丙,博士,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重庆理工大学青年英才,重庆电子学会理事。智能光纤感知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代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现代光电检测技术”骨干、馆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特聘专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如Analytical Chemistry、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Lab on a Chip、Sensors and Actuators B、光学精密工程、发光学报、中国环境科学等发表论文80余篇(中科院大类SCI一区20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件(已授权19件),合作起草制定重庆市地方标准2项。合作在Springer Publishers 出版社出版英文著作2部。2019年获重庆市产学研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第一),2018年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三),2009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及重庆市技术发明三等奖各1项(第四)。研究领域包括光纤传感理论及应用、智能光纤感知理论与技术、光纤传感及器件、光生物催化材料及系统、废水资源转化过程测控及强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