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95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第一届分子测量前沿论坛”在我院成功召开!
“第一届分子测量前沿论坛”在我院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4-08-03

“第一届分子测量前沿论坛”在我院成功召开!


  由青岛大学分子测量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一届分子测量前沿论坛202481-3日在青岛召开。本次会议邀请了化学领域专家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主要围绕分子测量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热点问题,通过举办学术报告、学术研讨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跟踪国际学术前沿发展动态,把握学术发展方向,促进化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的。会议主席由卢小泉教授担任。


 会议开幕式由卢小泉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分子测量学研究院学科的发展现状,希望本次会议对学院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来自各个高校的化学领域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刘松琴教授带来主题为“外泌体分析与应用”精彩报告,报告中,刘松琴教授介绍了外泌体的分离、检测与应用的重要意义。


报告人简介:刘松琴,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20036月在南京大学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038月至20058月分别为德国Potsdam大学和加拿大Lakehead University博士后,2005年被聘为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从事生物界面、生物组装和电化学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论文350余篇,被SCI刊物他人引用1500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6件。兼任江苏省富碳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江苏省富碳材料与器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会副理事长。



  随后,朱成周教授带来主题为“原子级分散金属界面分析化学”精彩报告,他提出功能性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生物相容性和高比表面积,可以实现对目标物的灵敏选择性分析。低浓度的目标物、复杂的检测环境以及纳米材料丰富的原子组成和复杂结构特征对样品的灵敏准确分析以及信号放大机制探索带来巨大挑战。原子级分散金属催化剂(ADMCs)是一类新兴的非均相催化剂,表出最大的金属利用率和独特的金属-载体界面相互作用。这些特点赋予了ADMCs优异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功能性,为构建新型传感界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报告人简介:朱成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学院分析化学研究所所长。曾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入选者、德国洪堡学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等奖励和荣誉。2007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2013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师从董绍俊院士。同年获得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Alexander Eychmüller教授合作从事博士后研究。


  杨旋教授带来主题为“原子尺度定量监测电化学界面稳定性”精彩报告,他提出尽管指导电化学界面反应活性的原理已经非常成熟,但我们对于影响并控制电化学界面稳定性的原理仍然知之甚少。一方面,我们利用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ATR-SEIRAS)实现了对原子级分散铜界面在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过程中界面重构的定量监测,揭示了原子级分散铜界面的结构-稳定性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原位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实现了金属铂、钯和镍等电化学界面腐蚀过程的早期、原位监测,该方法灵敏度达到了飞克级(10-15 g),使得我们能够从原子水平理解胶体金属纳米晶体的结构-稳定性关系。


报告人简介:杨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2008年),师从崔华教授从事电化学发光方面的研究。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专家汪尔康院士课题组(2014年)。2014-2017年加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夏幼南教授。2017-2020年加入美国特拉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严玉山教授和徐冰君教授。回国前任职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陈经广教授领导的表面催化课题组。2020年12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原位谱学电化学联用技术、纳米电化学和表界面电化学等,致力于通过微纳尺度的化学成像与测量发现新的科学现象,揭示新的科学规律,不断推动对微观化学过程的认知极限。


  李菲教授带来主题为“力学微环境下的单细胞分析”精彩报告,她提出体外构建细胞力学微环境模型、发展单细胞原位表征技术,研究与心脑血管和癌症相关力学微环境对细胞特性的影响,对探索疾病病理学和发展新型治疗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构建了模拟心肌纤维化、神经系统疾病、乳腺癌/肝癌不同发展阶段的细胞力学微环境体外模型,应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原位表征了心肌、神经元、小胶质、乳腺癌、肝癌细胞在不同基质刚度和力-化微环境下的活性、氧化还原状态、氧化应激水平、迁移行为、多药耐药蛋白活性、铁死亡过程等,结果证实力学微环境对心肌细胞、乳腺癌、肝癌、神经小胶质细胞形态、迁移行为和生化特性等的影响,为研究力学微环境相关疾病病理学提供了单细胞原位表征数据参考。


报告人简介:李菲,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英国华威大学(化学专业),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和美国天普大学博士后,日本东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方法与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交叉研究。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章节2章,教材2本,发表期刊论文105篇,论文总被引用6884次(Web of Science数据),ESI高被引论文5篇,期刊封面/封底论文11篇,H因子41,授权专利12项。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人选、陕西省杰出青年、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获第六届中国侨界贡献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王宽诚育才奖等。


  陈金华教授带来主题为“电化学与其他技术联用的双模式化学生物传感研究”精彩报告,他详细地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模式以及其与化学生物传感联用的意义与实例。


报告人简介:陈金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催化、电化学超电容器、电化学/光电化学传感等研究。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湖南省科技厅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Angew. Chem. Int. Ed., Nano Today, Anal. Chem., Chem. Commun.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入选爱思唯尔2014、2015、2016、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0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被聘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016年被聘为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A岗)。


  杜佩瑶教授带来主题为“光电界面设计及测量”精彩报告,她提出建立快速化学过程及电荷转移过程的监测与成像方法,对于表界面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光电化学技术发展意义重大。通过适用于界面体系中反应过程及机理研究的测量学方法可以实现界面本体结构和外部环境调控对光电化学性能影响的测量,进而发展一系列提高半导体光电极中载流子分离效率的新策略,构建多例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超高灵敏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催化界面。


报告人简介:杜佩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教授。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硕博连读。在博士就读期间赴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联合培养。主要从事光电界面分析、高灵敏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议人、教育部学位中心及人才计划评审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人才专家库专家、《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青年编委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十项。



  卢柄璋教授带来主题为“铱氧化物酸性析氧催化剂表面的关键性拟晶结构片段及其作用”精彩报告,他提出酸性电解液中析氧反应是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中的瓶颈反应。但由于其高电位、强酸环境和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很少有电催化剂可以胜任。铱酸盐类化合物一般认为是该反应的最佳催化剂,而解析此类无定形氧化铱结构极其困难,导致长期无法明确该类结构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原因,从而无法从本质上进一步优化材料。鉴于此,我们建立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同步辐射X射线全散射谱和波动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的综合性结构测量方法,深入研究了铱酸锶晶体衍生的无定形氧化铱的化学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质,系统揭示了其原子的排布方式、OER活性位点、反应机理、活化/老化机制等系列关键性信息,并制备出性能更优且不含初始铱酸盐晶体的拟晶氧化铱催化剂。


报告人简介:卢柄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博士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2021-202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高性能电催化剂的设计制备、活性结构精准解析与调控。发表学术论文35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Catal.,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等著名期刊发表文章18篇,申请美国专利3项,担任Chin. Chem. Lett.青年编委,和Adv. Funct.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Mater. Interfaces等知名期刊审稿人。


  许元红教授带来主题为“新型病原微生物检测与灭杀技术构建及应用”精彩报告,她提出病原微生物传播及其抗药性增加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公共健康威胁之一。课题组采用电化学、光化学方法结合新型纳米材料,开发了高效的微生物检测与灭杀新技术。举例如下:我们开发了基于MXene的可逆融合裂变纤维微电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区分和检测。在裂解过程中,微电极的空间利用率、负载能力、灵敏度和选择性最大化,并组装多粘菌素B和万古霉素实现G+/G-鉴定。表面张力驱动的可逆聚变促进了其可重复使用性。深度学习模型进一步辅助应用于(1:100−100:1)不同比例G+和G-浓度下的电化学阻抗谱(EIS)识别,准确率更高(>93%),对未知样品给出了可预测的检测结果。


报告人简介:许元红,青岛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基于生物医学纳米材料的重大疾病早筛与靶向治疗研究,作为项目首席/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山东省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产学研合作课题等项目共计20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科院创新促进会会员、德国洪堡学者等奖励。


  朱楠教授带来主题为“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及其自供能研究”精彩报告,他提出可穿戴电化学传感作为一门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可作为微型家庭医生,结合人体皮肤,口腔及各个器官部位,以实现实时原位临床监测及分析身体机能的微小变化(如血糖及身体各类离子等)的新一代健康护理设备,在人体健康护理及理疗领域起着愈发突出的作用。本团队致力于发展非侵入可穿戴智能电化学传感的设计方法,用于连续检测代谢产物的浓度含量变化。该传感器可在运动中实时检测人体身体状况,产生信号报警来及时补充能量等信息,进一步结合自供电为该传感器供能。开发应用于实际操作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实时检测身体机能参数并及时提醒和警告穿戴者是否处于亚健康或危险状况,对实现微型家庭医生远程检测和个人护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报告人简介:朱楠,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加入大连理工大学独立PI组建“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及柔性能源器件”团队。2013-2017年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博士毕业于丹麦技术大学,本/硕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朱楠教授在可穿戴电化学传感器及纳米能源器件国际相关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包括Nat. Comm., J.A.C.S., Anal. Chem., ACS Catal.等;多项科研成果被授权美国、欧盟和中国专利,受到国内外同行一致认可。

 

 报告临近结束,卢小泉教授赋诗一首,表达了对研究院未来给予美好的祝愿。第一届分子测量前沿论坛围绕功能纳米材料合成及在分析化学、能源化学等多个领域进行,各领域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相信对于研究院未来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各位专家教授与在场学生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详细解答了参会者提出的问题。整个演讲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