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4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内活动   >  团队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7次组会
团队召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7次组会
发布时间:2024-10-28

20241028日,西南地区特色林木种质改良与资源综合利用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在第二教学楼206举行2024-2025学年第7次组会,团队老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

李嘉贤同学以“OsKANADI1 and OsYABBY5 regulate rice plant height by targeting GIBERELLIN 2-OXIDASE6”为题,讲解了株高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通过对田间发现的一个叶片内卷的水稻自然半矮秆突变体的图位克隆分析,发现该缺陷是由一个SHAQKYFMYB家族转录因子OsKANADI 1OsKAN 1)的突变引起的。OsKAN 1直接结合到OsYABBY 5OsYAB 5)启动子上抑制其表达,并与OsYAB 5相互作用形成功能性的OsKAN 1-OsYAB 5复合物。赤霉素2-氧化酶6OsGA 2 ox 6)编码赤霉素(GA)分解代谢途径中的一种酶,被OsYAB 5激活。此外,OsKAN 1-OsYAB 5复合物抑制了OsKAN 1OsYAB 5的抑制作用,抑制了OsYAB 5诱导的OsGA 2 ox 6表达。proOsKAN 1OsYAB 5转基因植物比野生型植物高,而oskan 1 proOsKAN 1OsYAB 5植物由于缺少OsKAN 1-OsYAB 5复合体而表现出严重的矮化表型。OsKAN 1-OsYAB 5复合物调节OsGA 2 ox 6的表达,从而调节生物活性赤霉素的水平,并因此调节植物高度。本研究揭示了OsKAN 1-OsYAB 5-OsGA 2 ox 6调控途径对水稻茎段不同部位株高的调控机制,为水稻茎段发育及地上部结构改良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刘俊分享了“Integrated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unveils novel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fruit coloration of Nitraria tangutorumBobr.”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一项关于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果实颜色形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文章通过结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的方法,揭示了影响白刺果实颜色差异的关键因素。通过比较了黄色果实突变体‘Jincan’(JC)和红色果实野生型(NT)的果实颜色,利用LC-MS技术,鉴定了在成熟和过渡阶段JCNT之间差异表达的黄酮类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可能是决定果实颜色的关键代谢物,并且还报道了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功能基因和转录因子在JC中的表达显著下调,强调了UFGT在果实成熟期间合成稳定花青素的重要性,UFGTJC中的活性非常低,导致无法积累足够的花青素,从而影响了果实颜色的变化,最后结论得出,由于UFGT的缺乏催化作用,JC的黄色果实无法在成熟期间积累足够的花青素衍生物,这是导致其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上述发现为理解花青素合成的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未来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果实颜色和其他相关性状提供了理论基础。

张小月分享了题为“Foliar Pectins and Physiology of Diploid and Autotetraploid Mango Genotypes under Water Stress”的文章。该文章以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芒果为研究对象,从基因型的叶面果胶以及生理学的角度,讲述了多倍体是一种具有潜在更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替代基因型,但对同种多倍体成树在水分胁迫下的解剖和生理的实地评价仍然很少。我们将田间解剖评价与叶片水势和气孔导度测量相结合,比较了在果实发育时有灌溉和没有灌溉的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树木。得出线性果胶表位分布在近轴表皮和海绵状叶肉的叶细胞中;分支果胶表位分布在韧皮部的下表皮、叶绿体膜和筛管中。而同源四倍体芒果的细胞和果实器官的大小大于二倍体,但果实中的糖含量在两种细胞类型之间相似。特定细胞壁吸湿果胶与土壤缺水条件下同源四倍体叶片更稳定的水势有关。这些初步结果表明,二倍体比四倍体更容易缺水。总的来说,在目前气候变化导致世界不同地区降雨量减少的情况下,这些研究可导致果园管理更加可持续。

朱美玲以“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inhibits trehalose 6-phosphate signalling independently of BRC1 to suppress shoot branching”为题,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SL)抑制茎枝分支,而信号代谢产物海藻糖6-磷酸(Tre6P)促进分支。对拟南芥SL突变体的转录谱分析显示,与野生型(WT)植物或brc1突变体相比,Tre6P途径中存在一组高度富集的差异表达基因。tre6p相关基因在豌豆 SL突变体中也有差异表达;与其他SL突变体或WT植物相比,SL信号突变体max2中的Tre6P水平升高,这表明依赖于max2SL信号在调节Tre6P水平中的作用;提高Tre6p水平的转基因方法表明,所有SL突变系和brct都更早开花,表明所有这些突变体都对Tre6P有反应。Tre6P的升高导致WT植株分枝增加,而在max2max4突变体中没有,这表明SL途径与Tre6P对茎枝分枝的调节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相比之下,升高的Tre6P导致brc突变体的分支表型增强,表明BRC1Tre6P之间的独立性。提出了一个模型,其中SL信号通过Tre6P抑制分支,独立于BRC1途径。

何琪琪讲述文章“RACK1 links phyB and BES1 to coordinate brassinosteroid-dependent root meristem development”。该文章揭示了RACK1作为分子桥梁,通过分别与phyBBES1互作,协调植物体内光信号和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共同调控根分生组织发育。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等方法验证了RACK1BES1的直接互作,并进一步通过遗传转化、组织染色等技术,探究了RACK1在拟南芥根分生组织发育中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RACK1通过整合光信号和内源性油菜素内酯信号,精细调控根分生组织的细胞数目和大小,对根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刘亚茹以“”PmHs1pro‐1 monitors Bs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infection and activates defensive response in resistant Pinus massoniana”为题,已知植物已经进化出了一种复杂的免疫防御系统,可以抵御病毒、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由PTI产生的植物防御通常是轻微的和短暂的。ETI引发比PTI更强大和持久的免疫反应,通常导致超敏反应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TIETI中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效应蛋白的免疫受体统称为抗性(R)基因,Hs1pro-1基因是第一个克隆的抗线虫基因。松树枯萎病(PWD)是由松木线虫引起的一种破坏性的森林病害,主要由松木线虫携带。马尾松极易受PWN影响,受到PWD的严重威胁。目前尚不清楚马尾松中的R基因如何抵抗松材线虫。通过研究表明PmHs1Pro-1可以激活ROS酶活性,提高POS水平,并且与BXSCD1直接作用,从而抵抗松材线虫入侵。

 

                                       (张小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