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4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专刊征稿 :免疫细胞与细胞治疗在肝癌中的作用
专刊征稿 :免疫细胞与细胞治疗在肝癌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09-08

本专刊Exploring the role of immune cells and cell therapy in liver cancer围绕肝脏稳态维持、损伤修复、细胞衰老与肿瘤侵袭转移等相关研究,并探讨干细胞产品研发、干细胞治疗疾病疗效评价等问题。关注热点涵盖但不限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健康或疾病状态下微环境的变化、细胞和免疫疗法、肿瘤微环境中的新靶点等较为广泛的领域进展。鼓励利用如单细胞RNA测序、单核RNA测序和空间转录组学等前沿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以深入理解肝脏等器官的慢性疾病/恶性肿瘤,促进细胞和免疫疗法的发展。本专刊同样关注免疫细胞疗法和干细胞疗法的最新技术,探讨细胞治疗相关的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中的领域进展,包括开发用于肝癌或其他肿瘤的细胞产品,探索导致器官再生和肿瘤发生的免疫学分子机制,从而推动细胞移植在重大疾病临床转化中的应用。

 

研究领域重要性

细胞治疗的发展已经超过一个多世纪,然而,供体细胞的来源紧缺、免疫排斥的风险、细胞功能的异质性、细胞制备工艺的局限、细胞递送手段的欠佳、细胞疗效评估的复杂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细胞或者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大疾病、尤其是实质脏器相关疾病的开展面临诸多挑战。对终末期肝病患者而言,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仍然只有肝脏原位移植。肝脏作为具有强大再生能力的实质脏器,对其再生能力的探讨、疾病损伤后修复细胞事件的明确,将为获取最适肝脏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类型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区别于由持续接触致病因素导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癌转移复发的细胞治疗的作用可能甚微。针对于包括肝脏肿瘤的细胞转移机制、耐药性、肿瘤衰老等相关问题的明确,将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研究领域前沿趋势

肿瘤是由恶性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组成的复合物,包括各种免疫细胞类型、与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其他组织驻生细胞类型。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起始、进展、侵袭、浸润、转移、扩散和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对于合理开发有效的抗癌治疗至关重要。细胞疗法,包括免疫细胞疗法(CAR-TNKCAR-NK等)和干细胞疗法,是传统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的新关键治疗方法。细胞疗法在治疗白血病和一些实体肿瘤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和靶向特异性。如何获得质量稳定、疗效显著的细胞治疗产品,并将其用于治疗目前在临床实践中缺乏有效治疗的肝肿瘤,是细胞治疗领域努力的最终方向。

目前已经有多种类型细胞被选作候选种子细胞用于针对终末期肝病器官修复的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在所有细胞类型中,肝细胞作为承担肝脏功能的主要细胞类型,是最常见的用于移植治疗肝衰竭的细胞类型。由于成体肝细胞不具备增殖能力,且存在免疫原性,肝细胞移植并未达到理想疾病治疗效果。目前肝脏和胆道内存在的成体干细胞、诱导重编程或者谱系重编程来源肝细胞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征稿信息

本专刊的研究主题旨在涵盖最近、最新的基础、转化和临床研究相关工作。欢迎以研究论文、综述、述评等形式的原创性成果。专刊主题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l  探究严重或慢性炎症(例如细胞信号通路)中实质细胞激活的潜在因素或分子机制及其对肝肿瘤进展的潜在影响

l  探索免疫细胞或免疫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和肿瘤引发细胞行为的影响

l  阐明肝脏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单核RNA测序或空间转录组等前沿技术解释这种关系在肿瘤细胞侵袭、浸润方面发挥的作用

l  免疫细胞/干细胞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l  肝脏疾病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

l  探究围产期等组织来源的细胞产品治疗疾病的作用与机制

l  探讨细胞衰老与肝癌发生与发展及肝癌衰老诱导治疗

 

请注意:仅由生物信息学或公共基因组或转录组数据库的计算分析组成的手稿,如缺乏实验验证(体外或体内独立队列或生物验证),不属于本topic的范围,不会被接收为本研究主题的一部分。

 

 

投稿本专刊的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将通过完全公开、公正、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在线发表。文章一经上线,即可被引用。

 

专刊属于《前沿》杂志系列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3Impact Factor 5.7CiteScore 9.8。投稿后平均1周内编辑送审或拒稿回复;审稿时间平均1.5月,接收时间平均2.5月。

客座主编团队


何志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执行所长,上海干细胞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浦江人才、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同济大学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等。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治疗研究与应用分会秘书长、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副会长、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上海生物工程学会理事、Cell Transplantation编委等学术任职。以干细胞转化医学、干细胞与肝脏再生及肝细胞衰老与肝癌发生机制为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ell Stem Cell, Cell Research,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Molecular Therapy, 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Biomaterials, Matrix Biology,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国际期刊。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重点专项P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课题等30余项课题。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1项。研究成果被评为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细胞出版社中国年度论文、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主持研发多个干细胞治疗新药临床注册研究或干细胞临床备案研究。


娄艳茹,客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拥有药学学士学位和分子内分泌学博士学位。她的博士培训重点是维生素D代谢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以及维生素D代谢物的生物活性。获得博士学位后,她一直在研究人类间充质干细胞和多能干细胞,以将其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2009年,她成为赫尔辛基大学的首席研究员。曾任复旦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她的主要研究重点是细胞-基质相互作用在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多年来,她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生物材料、3D细胞培养、类器官、人类多能干细胞的肝分化以及干细胞的基因组编辑,以研究基因在细胞谱系调控中的功能。已发表SCI论文 57 篇,H-index 31, 论文总被引用 3835 次。已授权国际发明专利 9 项(全部 licensed out),转化 1 项产品。在芬兰和中国共主持科研项目 19 项,所获科研经费总计 117 万欧元和 169万元人民币。于 2020 年荣获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创新人才长期项目、于 2015年荣获芬兰科学院研究员奖、2008年荣获芬兰科学院博士后奖、2004年荣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颁发的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王越,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海军军医大学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组织胚胎学分会副主委,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副主委,上海市解剖学会副理事长。获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中国青年解剖科学家奖、中华医学会青年科技奖等荣誉或人才奖励。主要从事干细胞与组织发育再生、细胞外囊泡转化医学相关研究工作。首次证实干细胞内的内源性microRNA海绵机制,建立干细胞外囊泡产业化制备体系,牵头制定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外囊泡制备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承担干细胞外泌体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8项,累计1000余万元。在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Cancer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62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授权8项。

 

张文成,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委员会委员、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细胞与基因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中整协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分会青委会委员、上海干细胞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秘书。2007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学大学生物科学专业,2012年于军事医学科学院获得再生医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9年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CH)医学院Lola M. Reid教授实验室开展博士后训练。随后分别在Lola M. Reid教授实验室、UNC-CH药学院Jian Liu教授实验室工作任研究助理。主要开展基于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致力于解决以胆管树干细胞作为代表的种子细胞的体外扩增和体内高效移植中现存的问题,实现干细胞在终末期肝病治疗中的应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项。在Cell Stem CellBiomaterialsHepatology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与编译专著5部,申请专利15项,授权10项,其中PCT专利3项。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铜奖、职工科技创新二等奖等。

 

王喜城,住院医师,博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住院医师,博士,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2017年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优秀学士毕业生);2020年于中山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外科学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2020年至同济大学医学院再生医学研究所开展博士训练,并获得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王喜城博士致力于肝癌防治以及肝再生机制的研究。对慢性肝损伤、肝癌进行单细胞转录组学、空间转录组学等大数据的分析,利用多种机器学习模型筛选和挖掘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和药物,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在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BiomaterialsCell Death & Diseas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5项,授权2项。获得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研究生培养——创新课题、2023年高等院校发明选拔赛(团队,铜奖)、2023年度浦东职工科技创新成果(团队,三等奖)。

 

 

专刊主页

https://www.frontiersin.org/research-topics/65543/exploring-the-role-of-immune-cells-and-cell-therapy-in-liver-cancer/

 

文章类型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mmunology/about

版面费

https://www.frontiersin.org/about/fee-policy

投稿平台

https://www.frontiersin.org/submission/submit

Journal: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Specialty: Cancer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

Research Topic: Exploring the role of immune cells and cell therapy in liver cancer

 

摘要投稿截止日期20240917

 

全文投稿截止日期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