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05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课题组在Angew,AFM上发表研究论文!
课题组在Angew,AFM上发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论文链接:


Designing A-D-A Type Fused-Ring Electron Acceptors with a Bulky 3D Substituent at the Central Donor Core to Minimize Non-Radiative Losses and Enhance Organic Solar Cell Efficiency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7007

Achieving 19.78%-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 by 2D/1A Ternary Blend Strategy with Reduced Non-Radiative Energy Loss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6744





文 章 信 息

创新设计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新型电子受体DM-F的突破

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路皓,李大伟

通讯作者:刘亚辉,薄志山

通讯单位:青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华大学


研 究 背 景

随着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PCE)的不断刷新,在未来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基于稠环电子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不断刷新,但距离商业化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近期,由青岛大学薄志山教授,刘亚辉教授和路皓副教授等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将单结电池推到了一个新的记录。

突破性进展: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领域,非辐射能量损失(∆Enr)的降低与电池性能的提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青岛大学薄志山教授,刘亚辉教授和路皓副教授等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他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A-D-A型融合环电子受体,命名为DM-F,该材料含有刚性三维侧基(图中红色部分),而其分子骨架为平面型。这一创新设计有效抑制了受体分子形成H-聚集体,促进了J-聚集体的形成,并显著提升了受体在薄膜中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


主 要 成 果 概 览

高PLQY与强结晶性:DM-F展示了高达9.8%的PLQY和优异的结晶性,这有助于减少非辐射能量损失,提高OSCs的效率。

近红外吸收:DM-F具有显著的近红外吸收能力,其吸收边缘延伸至920纳米,有助于捕获更多光子,提升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

高性能电池:基于DM-F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实现了高量子效率(EQEEL)和极低的∆Enr(0.137 eV),这是目前报道的OSCs中最低的值。此外,二元和三元OSCs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分别达到了16.16%和20.09%,标志着OSCs领域效率的新高峰。


研 究 亮 点

分子设计:DM-F的分子设计突破了传统,通过引入三维侧基,有效抑制了H-聚集体的形成,同时促进了J-聚集体的形成,这为高PLQY的实现提供了新策略。

性能提升:DM-F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受体的PLQY,还增强了其结晶性,这对于提高OSCs的效率至关重要。

形态调控:通过AFM和TEM等技术,研究人员发现DM-F的加入改善了活性层的形态,有助于电荷传输和提升光伏性能。


结    论

本研究通过创新的分子设计,成功开发了具有高PLQY和强结晶性的新型小分子受体DM-F,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升开辟了新途径。这一成果不仅在学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未来高效率OSCs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 章 信 息

通过降低非辐射能量损耗的 2D/1A 三元混合策略实现 19.78% 效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第一作者(或者共同第一作者):蒋晓林,王晓东,王逸凡

通讯作者:路皓,刘亚辉,薄志山

通讯单位:青岛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东华大学


研 究 背 景

近年来,由于非富勒烯受体(尤其是 Y 系列受体)的巨大进步,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光电转换效率(PCE)迅速提高。然而,Voc仍然大大低于肖克利-奎塞尔理论的预测值。这种差异的特点是低电压,或者换句话说,高电压损耗,限制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PCE。有研究表明,降低ΔEnr值往往会导致OSC中JSC和FF的恶化。在不降低光伏性能的情况下降低ΔEnr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文 章 简 介

近日,青岛大学路皓副教授、刘亚辉教授和薄志山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Achieving 19.78%-Efficiency Organic Solar Cells by 2D/1A Ternary Blend Strategy with Reduced Non-Radiative Energy Loss”的文章。该文章介绍了一种引入与受体相容性较好的小分子给体第三组分,制备低非辐射能量损失的高效器件的方法。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LJ1的引入能够调节受体的聚集行为。

小分子给体LJ1的引入能够有效调整受体相的聚集行为,有利于改善薄膜形貌,从而使三元器件活性层获得更加优良的相分离尺寸。此外,LJ1的引入使基于D18:LJ1:BTP- eC9-4F器件的空穴与电子迁移率都得到了提升,电荷传输性能提高且更平衡,激子解离与电荷收集效率均有明显改进,三元器件能够显著减弱双分子复合。


要点二:LJ1的引入可以增加主体系统的D-A间距,降低非辐射能量损失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显示,小分子给体LJ1的引入能够有效增加D18与BTP-eC9-4F之间的分子间距,这有助于抑制电荷载流子非辐射衰变 (knr),从而降低非辐射能量损失。


要点三:探究LJ1的普适性

在不同活性层体系中LJ1的加入也能够使非辐射复合能量损失减少,并有效提高器件性能。在D18:L8-BO体系中引入LJ1后,基于D18:LJ1:L8-BO器件的非辐射复合能量损失降低至0.179 eV,PCE达到19.78%。这项工作证明了引入与受体高度兼容的第三组分是构建高性能 OSC 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