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招聘“化学、生物学或药学”博士后
中国药科大学,位于江苏南京,是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药学专业排名全国顶尖的高等学府,拥有一流药学类相关专业和创新平台。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http://www.cpu.edu.cn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以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为基础,整合校内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相关优势资源而建立起来的国家级生命分析化学基础研究的平台。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https://chem.nju.edu.cn
课题组信息
丁 娅,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课题组专注于(1)纳米药物、(2)疾病诊疗探针,以及(3)光谱技术在药物治疗中的相关理论和应用研究。在纳米科技和药物材料研究方面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近60篇,拥有专利6项。《有机光谱分析》教材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撰写英文专著1章。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等10余项。《中国药科大学学报》编委,《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中英双刊青年编委,《Chinese Chemical Letters》通讯编委,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影像材料和技术分会委员。
课题组主页:http://yjsy.cpu.edu.cn/_t283/07/27/c6408a67367/page.htm
夏兴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担任南京大学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为《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编辑,《Analyt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Talanta》、《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化学》等12刊物的编委。分别获厦门大学化学系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由国家教委奖学金资助赴德国波恩大学作访问学者并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德国慕尼黑国防军大学、德国马普协会柏林Fritz-Haber研究所、荷兰Utrecht大学Debye研究所任博后。研究方向为仿生催化、光电生物传感与微纳流控生化分析系统等。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与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等项目30余项。已在Nat. Commun., Acc. Chem. Res., Angew. Chem., JACS等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4章,合作翻译《电化学》专著1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5件(授权18件)。研究成果“微纳米尺度材料界面特性与生物电分析新方法”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课题组主页:https://xxh.nju.edu.cn/
因发展需要,现联合诚招博士后2名。
职位要求
1、对科研工作具有浓厚兴趣,有爱心和责任心的有志青年;
2、已经或即将获得有机化学(或药物化学)、材料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优先考虑具有化学、药学或生物学背景的博士;
3、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和科技论文撰写能力;
4、善于沟通和交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待遇(2或3选一,4为附加可选项)
1、工作地点: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开展。
2、待遇按照中国药科大学相关规定(http://rsc.cpu.edu.cn/ca/81/c4819a51841/page.htm)享受我校同年(时)博士应届毕业进校在职教师的工资和绩效津贴待遇(含住房公积金、医疗、社保等)17万元/年,加发学校学科博士后津贴5万元/年或师资博士后津贴2万元/年,课题组根据科研成果提供奖金0-3万元,年薪平均22万元以上;
3、应届毕业博士生可按照要求申请《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享受每人两年60万元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资助,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4、在站期间,有志于在与本课题组密切合作的国外实验室开展联合培养的候选者,欢迎申报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和学术交流项目》(http://rsc.cpu.edu.cn/67/73/c4812a92019/page.htm),资助经费为每人3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其中一年在外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及往返旅费等;
5、在站期间,可申报中国药科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出站时,可申报具有正式编制的讲师或副教授。
招聘程序
1、应聘者请提供材料:
(1)详细个人简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教育科研经历、科研成果目录);
(2)近五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首页;
(3)3封推荐信;
2、课题组初审和面试;
3、报学校相关部门审批。
招聘时限
此招聘信息长期有效
联系方式
接收简历邮箱:dingya@cpu.edu.cn
联系方式:18915948060
联系人:丁老师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童家巷24号,中国药科大学逸夫北楼308室
邮编: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