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春雷课题组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SCI 1区,IF=9.8)上发表题为“Influence of ozone pollution on the mixing state and formation of oxygenated organics containing single particles”的论文,硕士生刘素琳是第一作者。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1880
目前对灰霾污染和复合污染中含氧有机分子(OOMs)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研究已有许多,但是单独针对臭氧污染期OOM分布特征的研究还很少,先进臭氧污染时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大气污染天气,探讨臭氧污染期OOM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对评估二次有机气溶胶(SOAs)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了广州市2022年7月和9月清洁期至臭氧(O3)污染期OOM单颗粒的混合状态特征,并结合二次有机碳(SOC)进行了分析。OOM颗粒分别占检测到的单颗粒总数的57%和49%,大部分OOM颗粒与硫酸盐和硝酸盐内部混合,没有元素碳和碳氢化合物。尽管SOC的特征略有不同,但通过对比两个O3污染期OOM颗粒的谱图和昼夜变化发现两个O3污染期OOM的组成和老化状态相同。从清洁期到污染期,随着O3浓度的增加,SOC/OC增加,随着SOC/OC的增加,SEC-OOM(以二次组分为主的OOM)在OOM中的相对占比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OC-OOM(以有机碳组分为主的OOM颗粒)的相对占比逐渐下降,表明随着SOC/OC的增加,碳氢化合物向含氧有机物转化。SOC和OOM的混合状态表明,从清洁期到污染期,含氧有机物的生成增加,氧化程度增强。研究为阐明O3污染对OOM形成的影响提供了明确的结果,为SOA生成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