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153
当前位置: 首页   >  加入我们   >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科杰出校友 焦作工学院院长 张清涟教授
中国矿业大学材料学科杰出校友 焦作工学院院长 张清涟教授
发布时间:2022-09-25

焦作工学院院长——张清涟


   个人简介:张清涟,教授,字文涛,号陶然,1896年生,河南南阳人,我国著名的工程教育家、冶金学家。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采矿冶金系,后相继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留学,获硕士学位。1933.7~1950.4担任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院长



   个人介绍:张清涟乳名单字一个“荷”,1896年盛夏8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白庄的张氏望族。其祖父张光云在清同治、光绪年间被授职县丞。父亲张嘉谋为清末举人,与当时的蒋恢吾等人并称“中州八大名流”,曾任内阁中书,协助河南省教育行政,加快了河南高等教育由封建科举向近代科学的转变进程,是近代河南教育界“北李南张”中的“南张”。张清涟身为张家长子,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他天资聪颖,酷爱学习,自牙牙学语开始,就由其祖父张光云教授私塾课程,经史诗词无不诵读,为他深厚人文造诣的养成奠定了第一块基石。中学时期的张清涟在父亲的影响下学习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接受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思想。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其父亲被选为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受邀到湖北进行访问。年幼的张清涟随行父亲,曾先后到访我国最早、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汉阳铁厂和大冶铁厂。高大的厂房、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的机器、光着膀子干劲十足的工人等都与当时陈腐、阴暗、恶势力横行的旧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都给年幼的张清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矿冶,为河南创建像大冶那样的铁矿,像汉阳那般的炼铁厂。”由此,“振兴中国工业”的念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随后,张清涟考入北京大学矿冶专业,为实现自身“振兴中国工业”的理想迈出了第一步。在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博览群书,潜心攻读,尤其喜爱地质学家李四光、翁文灏等教授讲述的地质、矿冶课程。为了继续深造,他考取了河南省的公费留学生,进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冶金系攻读冶金理论,毕业后又相继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匹兹堡卡内理工大学研究院等学校学习。留学期间,张清涟坚持学以致用,先后在科罗拉多钢铁厂、底特律市福特汽车公司炼铁厂等公司实习,并与那里的工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张清涟对于学习钢铁冶炼有着极高的热忱,他在1921年曾写诗《钢铁篇》表达自己的学习热情:“缅维辛亥之仲秋,烈血染江水悠悠。众流赴海犹建国,国难未已可娱游?……君不见中华国基犹未固,亟合力兮期完美。”1923年8月,他毅然回到祖国。

归国后的张清涟首先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一些大工厂。他先后在陕西镇安铜矿、河南焦作宏豫铁矿公司等工作,矢志为矿冶建设奉献力量。

1925起,张清涟先后在一些中学、专科学校等任教,教授的学科十分广泛,涉及英文、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等。这些教学实践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才干,为今后的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大渊源:1929年,而立之年的张清涟被聘为福中矿务大学教授。1931年春,校董会重新聘任张仲鲁担任校长,并聘任张清涟为秘书,协助张仲鲁的工作。不久,在张仲鲁的推动下,福中矿务大学易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此举弱化了英国福公司对学校的影响,凸显了该校追求教育独立的办学原则。两年之后,张仲鲁被外聘为南京中央大学总务长,校董会聘请张清涟为代理院长,不久,正式聘张为院长。由此,张清涟正式开启了他实践“教育救国”理想的路程。

就职期间,张清涟治学精进、擘划有方。“从严治校、规范治学”,“以教授工程学术,养成建设人才,适应社会之需要为宗旨。”他先后修编了校董会章程、学院组织大纲、院务、总务等各式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化。聘人设计了校旗、校徽。1935年春,他还邀请教育家李敏修作词、张洪岛谱曲了《焦作工学院校歌》。

为了解决学校面临的经济问题,张清涟四处奔走,积极游说各方,为学校建设筹措经费。他还提倡全体师生共克时艰,紧缩开支。为了给大家做出表率,张清涟主动从自己的薪水中每月拿出100元(占工资的1/3)作为学校经费。在校董李文浩、中原公司胡石青、地质学家翁文灏等人的支持以及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经费困难的情况终于有所缓解,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

在教学方面,张清涟一方面奔波于南京、北平、上海等地聘请李葆初、张伯声等“曾留学欧美,对于工学颇有造诣”的名师来校执教,特聘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等担任名誉校董。并在学校调整科系,有采矿、冶金、路矿、水利等四系。另一方面他还以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为蓝本,革新教学内容。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采用原版教科书,实行双语教学;积极创办学术刊物,邀请著名地质学家、矿冶专家到校讲学;还为部分经济困难、品格优良的学生提供贷奖学金。同时,张清涟还坚持倡导学以致用,积极选送学生到开滦煤矿等国内矿场以及水利、公路部门实习。

1938年初,日机轰炸西安,潼关告急。3月,张清涟再次率领全校师生沿陇海铁路西迁,“峡谷寒风,陇州暮雨;关山晓月,驿路晨霜”,经陇县、固关,翻越关山,行程百余里,最终到达甘肃天水,于南郊水月寺复课。7月,张清涟在抗战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教育全院师生“学好建设本领,积极抗日救国”。会场上悬挂着师生自己编写的“焦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我;工程建设,当前责任不让人”的楹联。为集中师资和设备,巩固和发展抗日后方的工程教育,国民党教育部决定将私立焦作工学院与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学院,张清涟任筹委会委员。1938年8月,张清涟再次率领师生,将160吨图书、仪器、设备等从甘肃天水迁至陕南。至此,近一年的西迁工作告一段落,由于焦作工学院是完整西迁,图书、教学工具、实习工厂齐全,为西北工学院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在激烈的战争和繁忙的西迁工作中,张清涟没有忘记学生们。1939年6月,在张清涟的赞助下,原焦作工学院师生于陕南成立焦作工学院校友会,他为应届毕业生赋诗赠别:“秦楼高百尺,登楼望川流……少年盛意气,逆旅辞朋俦……倘能用所学,何必同衾稠?送君乘长风,万里展鸿猷。”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全国人民无不欣喜若狂。张清涟看到希望,不辞辛劳往返于西安、重庆、开封等地,为恢复私立焦作工学院而努力。次年夏天,焦作工学院在洛阳复校并开始招生,张清涟与昔日的老教授、老职工们在战后终于重逢,喜不自胜,吟诗助兴:“洛下重逢篱下香,分飞劳燕越关梁。……三月荩筹功甫竟,十年离恨话偏长。欣闻南都三秋熟,庐舍岿然菊正黄。”

新中国成立后,焦作工学院划归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领导,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张清涟于1950年到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受到了主席和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张清涟率领焦作工学院冶金系全体师生,并入在沈阳的东北工学院。

个人成就:1953年,张清涟辞去管理职位,开始全力投入教学和著述工作。他先后开设《普通冶金学》、《地质学》等多门课程,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还参与了《冶金大辞典》、《英汉冶金词典》等书籍的编写工作,为我国的现代冶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晚年更加意气风发,不顾年老体衰,更加勤奋地工作,除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和辅导青年教师外,还着手编写《英汉双解冶金词典》,直至1979年5月14日病逝。对教材建设,他也积极贡献力量。早在1931年就开始了传记体《钢铁史》的著述,后完成了《铁史》。建国后,主要从事冶金方面的教材和辞典的编译和著述,编写了炼铁业应用的《英语词汇》上、下册1958年和1960年参加了《现代炼铁学》《冶金大辞典》的编写。1961年著《普通冶金学》,作为全国高等学校荐用教材。1962年后,他曾多次参加全国性冶金类型专业编审会议,参加审定教科书、参考书和专著。

1977年,耄耋之年的张清涟仍旧以极高的热情投入进《英汉双解钢铁冶炼词汇》的编篡之中。1979年5月,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56个春秋的张清涟溘然长逝,享年83岁。

张教授“两度九载”任焦作工学院院长。他学兼中西,一生矢志工程教育和学术研究,有坚定的大学理想与信仰,有深厚的人文修养与造诣,更有开阔的视野与胸襟。他一生抱朴守拙,臻于至善,诲人不倦,奋斗不殆,一如其名“清涟”。1982年5月,张清涟的小女儿为纪念父亲逝世三周年写到:“先父名清涟,廉洁度一生。生性君子花,一世伴清风。学深不可测,德高见赤诚。谦恭复严谨,我辈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