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电子邮件:cneng@cqu.edu.cn
教育经历:
博士,工程热物理,重庆大学,2002
硕士,热工及传输,重庆大学,1997
学士,热能工程,重庆大学,1992
研究经历:
潘良明,博士,重庆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贵州理工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核科学与技术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反应堆热工水力及安全分析、两相流等方面研究工作,曾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及普渡大学访问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973”项目课题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3项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已被SCI/EI收录180余篇,获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教育部2004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2个。曾任全国动力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培协作组组长,全国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研究组成员,空泡物理和自然循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现为教育部核工程类教指委委员,核反应堆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实验室学术委员等,担任NURETH、ICONE等多个国际会议的TPC主席、Track主席等。是中国核学会工程力学分会、反应堆热工流体与安全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核学会常务理事。获批《核反应堆热工分析》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担任国家级一流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负责人,并负责建设有重庆市一流研究生导师团队,担任《核动力工程》等多本国际国内知名学术期刊副主编。
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
1.反应堆热工分析及安全评价
主要关注反应堆堆芯通道内的流动沸腾传热及流动问题,从事以气泡动力学为基础的相关分析和研究;基于反应堆热工程序的开发和改进,对反应堆暂态过程进行分析研究。
2.水电解制氢过程的热质传递
主要关注水电解制氢过程中多孔扩散层中的两相流动,热点及流动所导致的材料衰减效应;双极板中的两相流动;催化层介观尺度的流-质-热-电-力多维耦合效应等。
3.气液两相及多相流动传热与工程应用
主要从事通道内的体积界面浓度、两相流流动及传热模型的开发,针对反应堆堆芯及蒸发器流道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开发相关的系统设计分析程序。
4.多相流及相变问题的计算机模拟
基于商业CFD程序及团队开发的计算程序,基于汽泡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开发沸腾和流动模型,在研究团队自有的高性能计算机(HPC)上对具有工程背景的问题进行计算机模拟。
5.热工问题中的可视化方法及测量技术
通过团队自有知识产权的电导探针和电阻抗层析成像系统,对各种通道内的两相流问题进行研究,研究体积界面浓度、界面速度及空泡尺寸等相关问题;基于高速摄像方法,对通道内的汽泡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并开发及完善以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