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5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深水科技:湖南大学刘继磊AEnM:水系优于油系粘结剂对酯类电解液还原分解演化的机理
深水科技:湖南大学刘继磊AEnM:水系优于油系粘结剂对酯类电解液还原分解演化的机理
发布时间:2022-11-22

深水科技:湖南大学刘继磊AEnM:水系优于油系粘结剂对酯类电解液还原分解演化的机理

文章来源:深水科技

湖南大学刘继磊AEnM:

水系优于油系粘结剂对酯类电解液还原分解演化的机理

1、成果简介

湖南大学刘继磊教授引入基于 CMC 和基于 PVDF 的石墨电极作为模型系统,并采用综合原位光谱技术结合理论模拟来量化电解质还原、SEI 形成及其动力学演化和/或转变。原位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 (ATR-FTIR)、拉曼映射和深度剖面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表征表明,电解质还原在过电势和还原选择性方面强烈依赖于表面化学。破解了基于 PVDF 的电极上的催化还原路径和基于 CMC 的电极上的非催化还原路径。并确定了连续的两步电解质还原过程,i) 电势高于 0.35 V时的电化学反应。(在步骤 I 中),以及 ii)低于 0.35 V 的热力学加速还原(在步骤 II 中)。此外,发现了对于PVDF体系电荷转移控制(在步骤 中)到 SEI 电阻控制(在步骤 II 中)的动力学转变,而对于CMC系统,它始终是电荷转移控制的。该研究以题目为“Binder Chemistry Dependent Electrolyte Reduction in Potassium-Ion Batteries: A Successive, Two-Step Reduction Way”的论文发表在能源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dv. Energy Mater.》。


2、研究亮点

1. 发现了基于 PVDF 的电极上的催化还原路径和基于 CMC 的电极上的非催化还原路径。
2. 确定了连续的两步电解质还原过程,i) 电势高于 0.35 V时的电化学反应。(在步骤 I 中),以及 ii)低于 0.35 V 的热力学加速还原(在步骤 II 中)3. 对于PVDF体系电荷转移控制 SEI 电阻控制的动力学转变,而对于CMC系统,它始终是电荷转移控制的3、图文导读

1.电化学性能比较


【图1电化学性能和还原活性比较。a) 基于 CMC 的电极和 b) 基于 PVDF 的电极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和相应的dQ/dV曲线。cd) 原位 ATR-FTIR 光谱和 ef) 还原产物相应的峰强度演变。c,e) 基于 CMC 和 d,f) 基于 PVDF 的电极。


基于CMCPVDF的石墨电极的比较恒电流充放电 (GDC) 曲线和相应的微分容量与电位 (dQ/dV) 曲线如图1ab所示。对于基于 CMC 的石墨电极,除了在 0.35 V 以下与K+嵌入石墨相关的阶段特征和对应于≈0.32 VK+剥离阳极峰之外,额外的在 0.50 V 处阴极峰也被识别,但在随后的循环中不存在。这归因于稳定的钝化层的形成该钝化层保护表面免受进一步的电解质还原。对于基于 PVDF 的电极,已确定放电曲线中低于 0.40 V 的类似分级特征和大约 ≈0.33 V 的去钾化特征。但是,对于基于 PVDF 的电极,相对于基于 CMC 的电极(即,约 ≈ 0.80 V),初始循环中的不可逆还原反应开始于 ≈ 1.0 V 的正电位。此外,基于 PVDF 的电极的初始库伦效率 (ICE) 估计为 39.8%,远低于基于 CMC 的电极 (73.9%)。这表明与基于 CMC 的电极相比,基于 PVDF 的电极涉及更严重的电解质减少。根据dQ/dV分析,初始放电曲线可分为两个区域,一个电位范围从 OCV 到大约 0.35 V(区域 I,没有发生钾化),另一个电位低于 0.35 V(区域二)。发现约 49.87% 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发生在 PVDF 基电极的 区,远高于 CMC 基电极 (4.47%)这意味着 i) 即使在很多正电势范围内(在区域 I),PVDF 系统也会引发严重的电解液还原,以及 ii)对于 PVDF 和 CMC 系统,II 区(在钾化石墨电极上)的电解液还原是主要的。因此,可以合理地推测电解质还原和/或 SEI 的形成由两个步骤组成,区域 的温和反应和区域 II 的加速还原。鉴于在区域 中还没有钾化,步骤 分配给电化学反应,步骤 II 与区域 II 中钾化石墨上的热力学加速电解质还原有关。这意味着电解质的减少以连续的、两步的方式发生(稍后将提供更多证据和讨论)。CE 随所有系统的循环次数显着增加,但遵循相同的趋势,即 CMC > PVDF这些差异还体现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能力上,在基于 CMC 的电极中表现出优异的K+存储行为,从而突出了石墨中K+存储的强粘合剂化学依赖性。所有这些特征在对照 SA(海藻酸钠)系统中得到进一步证实。它提供与 CMC 系统相当的电化学性能,并且优于 PVDF 系统。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的电解质还原过电位和/或程度,以及不同的 K+存储行为(即,CE、不同电位范围内的不可逆性、循环性能等)揭示了 i) 每个电极上的不同反应,以及ii) 水性粘合剂优于 PVDF


2. 电解质还原路径的表面化学依赖性

原位ATR-FTIR光谱用于研究与每个电极上不同反应路径相关的界面化学。对于基于CMCPVDF的电极,确定了原位 ATR-FTIR 光谱的强电压依赖性(图 1cd)。除了与游离和溶剂化EC/DEC相关的波段,在 1441156016551663 和 1744 cm -1 处有五个新峰。随后在放电时出现在基于 CMC 的电极上。1441 cm -1处出现在约 ≈0.8 V 处的峰是碳酸钾 (K2CO3) 中 C-O 伸缩振动的特征。在 1655 和 1663 cm -1处观察到的峰出现在 ≈ 0.5 V,并且归属于亚乙基脱碳酸钾 (PEDC) 的 C=O 段。1560 cm -1处的峰可能源自丙酸钾,而 1744 cm -1处的峰归因于 2,5-二氧六环二甲酸二乙酯 (DEDOHC)在基于 CMC 的电极上K2CO3先于 PEDC 形成,随后出现 DEDOHC(通过 DEC 的电化学还原产生的乙氧基阴离子)和/或丙酸钾,约为 ≈ 0.3 V。这与之前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报告非常吻合,0.8 V (vs Li/Li + ) 处的还原峰归因于 Li2CO3的形成,另一个位于 ≈0.5 V (vs Li/ Li + )处的还原峰由碳酸烷基锂 (ROCO 2 Li) 的形成。类似的特征也在基于SA的电极上得到验证,因为 SA 和 CMC 之间的化学特征相似。上述还原产物的峰值强度绘制为放电/充电电位的函数(图 1ef)。确定了放电时峰强度的连续变化,揭示了电解质溶剂状态的变化,即溶剂化、去溶剂化和还原。两个步骤明显不同(区域 中的步骤 和区域 II 中的步骤 II),与 GDC dQ/dV曲线一致(图 1ab。在步骤 中,峰值强度在 1441 和 1665 cm -1略有增加,同时溶剂化 EC1765 cm -1)和游离 EC1799 和 1773 cm -1 )的峰强度降低。这归因于石墨天然表面上的溶剂减少,因为这里还没有 K +嵌入到石墨中。请注意,K2CO3强度比PEDC增加得更快,表明其对基于 CMC 的电极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这进一步得到了在 0.5 V 电位下收集的深度剖面 XPS 分析的支持(图 2ae)。532.3 eV 处的解卷积峰归因于 ROCO2K 和 RCO2K,以及 535.5 eV处被确定为KxPFyOz,(它也可能归因于 CMC 和 SA 衍生的 SEI 中 Na 的俄歇峰,尤其是在 SEI 内层)-O-CO2-(≈531.2 eV,分配给K2CO3)和-OCO2K(≈533.4 eVRO-CO2K,分配给PEDC)的解卷积峰面积比,超过平衡值 1(除了第一点可能是因为 XPS 的表面敏感特性)并且在 Ar +离子轰击时逐渐增加(图 2e,f)。这证实了 i) 在步骤 中 CMC 基电极上相对于 PEDC 形成了更多的 K2CO3 ,以及 ii) 越靠近石墨表面,产生的 K2CO3越多。与步骤 中峰强度的轻微变化不同,步骤 II 表明了K2CO3(在≈1441 cm-1) 和 PEDC(在≈1665 cm-1处)(图 1ef)。还检测到包括 DEDOHC 和 CH2CH2COOK在内的新还原产物并逐渐积累,伴随着溶剂化EC(≈1765 cm-1处)的峰强度显著降低。溶剂化的K+离子到石墨电极,然后伴随去溶剂化嵌入石墨层中,使其不含 EC,并导致去溶剂化 EC 中的峰强度增加(在 ≈1799 cm -1处)。所有这些,意味着电解质溶剂的减少在钾化石墨上得到加速和选择性促进。0.01 V下收集来自XPS分析的进一步证据(图 2bdf)。286.2 eV 处的解卷积峰被分配给聚醚/低聚氧/-CH2O-RPEO),其在 FTIR 光谱中无法区分,可能是因为其 ≈1280 cm -1处的特征峰与 DEC 重叠。定量分析表明,平均值和 C-O 含量在 0.01 V 时为1.81和 0.20(图 2ef),高于 0.5 V 时的值(0.75 和 0.13),表明 SEI 的持续增长。请注意,有机化合物在 SEI 中占主导地位,其次是 PEO 和 K2CO3 K2CO3为例,拉曼图谱显示在基于 CMC的电极表面上产生了更多的 K2CO3并广泛分布(图 2gh)。采用不同 Ar+轰击时间下的 C/O 比值来定性确定 SEI 层的厚度(图 2e,f)。通常,C/O 比越高,SEI 层越薄。0.50.01 V 之间的比较C/O比显示SEI在放电时持续增长,并且在放电结束时形成更厚的 SEI(图 2ef),这与 FTIR 结果一致。


【图2abegCMC 衍生的 SEI 和 cdfhPVDF 衍生的 SEI 的特征。a,b) CMC 衍生的 SEI 和 c,d) PVDF 衍生的 SEI O 1s 光谱比较,在 0.5 和 0.01 V 的放电电位下,具有不同的 Ar +轰击时间。e,f) 定量分析 C/O 比值、C 1s-K 2p 中的 C-O 含量和 O 1s 中的 K2CO3/-OCO2Kg,h) K2CO3物种的拉曼映射是在0.50.01 V的放电电位下收集的。映射区域为 × 9 µm,具有 900 个光谱。


基于 PVDF 的电极也进行了确定(图 1d),但相对于基于 CMC 和 SA 的电极,其电位范围更高,与其 GDC 曲线、dQ/dV曲线和 CV 曲线一致(图 1)。具体而言,K2CO3和 PEDC 在基于 PVDF 的电极上同时出现在大约 ≈1.0 V(图 1f)。即使在步骤 中, PEDC和 K2CO3的峰强度在基于 PVDF 的电极上也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电压的下降,峰强度比降低。这些表明 i) 在更多的正电势范围内,基于 PVDF 的电极触发了更严重的电解质还原,这与原位 FTIR 结果非常吻合,以及 ii)在步骤 中相对于 K2CO3形成了更多的PEDC。前者转化为更厚的SEI层,由基于 PVDF 的电极观察到的最低 C/O 比证明(图 2ef)。后者通过以下事实得到验证:整个时间步长的平均值低于 1,这与基于 CMC 的电极不同。F 1s 在 0.5 V 下的 XPS 分析,CMC 基电极的平均 KF 含量为 51.8%,低于 PVDF 系统的平均 KF 含量 (60.9%)。这意味着 i) 与步骤 中的 PVDF 相比,CMC 中的电解质还原被显著抑制,并且 ii) 不是预先形成的非活性 KF 层钝化了 CMC中的电解质还原,但实际上是固有的粘结剂化学。在步骤 II 中,PVDF 基和 CMC 基电极具有共同特征,即钾化石墨电极表面电解质还原反应的加速和选择性促进,表现为增加的值、C-O 含量和降低的 C/O 比(图 2ef。因此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钾化石墨电极在动力学上有利于促进电解质还原。在放电过程结束时,溶剂化 EC 的消耗主要由 PEDC 和 PEO 的形成决定。请注意,基于 PVDF 的电极的 C/O 值最小(图 2ef),这意味着 PVDF 衍生的 SEI 最厚。SEI 层的厚度按 PVDF-SA- 和 CMC- 的顺序减小

有关 SEI 的成分和/或成分分布的更多详细信息来自深度剖面 XPS 分析(图 2a-f)。所有体系0.01 V下无机物种的数量,包括 K2CO3KF,被发现在 Ar+轰击后逐渐增加,伴随着 ROCO2K/或 KxPFyOz含量的减少(见O 1s & F1s 光谱,图 2cd)。这表明 CMC 和 PVDF 系统中提供了类似的有机(在最外层的 SEI 层)-无机(在 SEI 的内部)异质 SEI 结构。然而,在 CMC 衍生的 SEI 中发现了更多的 PEO 和 K2CO3,而 PVDF 衍生的 SEI 富含 PEDC(图 2bd-f)。丰富的 K2CO3提供令人满意的K+电导率,并有效地充当电子阻滞剂,从而提高倍率性能。PEO 有利于提高 SEI 的电化学稳定性,因为 i) 它可以充当粘合剂,将其他离子导电 SEI 组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及 ii) 保护 SEI 层免受高充电/放电倍率下的电解质侵蚀。相反, ROCO2K(如 PEDC)在长时间循环后很容易分解为 RCH2OK或 K2CO3。因此,基于 PVDF 的电极由于 SEI 较差且不稳定的特性而容易受到电解质的攻击。所有这些共同促成了基于 CMC 和 SA 的电极优于基于 PVDF 的电极的优异电化学性能。

3. 电解质反应机理

态密度(DOS)计算结果表明,EC(或DEC)主导电解质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量值(图 3a),因此EC更倾向于被还原并参与SEI在电解质上的形成石墨电极。提出了涉及竞争反应(反应 和 II)和相互转化(反应 III)(图 3b)的机理,以说明基于 CMC 和 PVDF 的电极的表面化学依赖性的过电位和还原选择性。其中,K2CO3通过EC的直接双电子还原(反应I)或通过ROCO2K与微量水的二次反应(反应III)形成。EC 的分子还原电位为 ≈ 0.9 V vs K/K+,具体取决于其溶剂化状态。CMC基电极上的电解质还原电位约为≈0.8 V,低于EC的理论值(≈0.9 V),表明溶剂在CMC基石墨电极表面的还原活性受到抑制。反应 首先在基于 CMC 的电极上触发 (0.8 V),然后是反应 II (0.5 V)FTIR 结果证明,反应 和 II 在进一步放电时相互竞争(图 1e。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以下事实:i) 在步骤 中形成了更多的 K2CO32CO3和步骤II中的PEDC的可比积累。相反,基于 PVDF 的电极上的还原反应在更高的电位 (1.0 V) 开始(图 1f),揭示了典型的催化还原过程。这可归因于基于 PVDF 的电极表面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强,从而降低了后续电子转移步骤的势垒并促进了 EC 还原活性,(由 EC-K+-PVDF 络合物更强的电子亲和能证明),以及 PVDF 较差的电化学稳定性(从更高的起始还原电位和更大的极限电流证明。此外,PVDF 基电极的还原选择性不同于 CMC 基电极。在PVDF基石墨电极表面,K2CO3PEDC等还原产物在≈1.0 V的电位下同时发生,在步骤I中检测到更多的PEDC(图 3e)。这表明反应 II 在这里首先被触发,伴随着反应III尽管缺乏直接证据,但不能排除反应 I(在步骤 中)的存在。尽管如此,考虑到 K2CO3的峰强度急剧增加,反应 无疑会在步骤 II 中触发(图 1ef)。但总的来说,相对于基于 CMC 的电极,在基于 PVDF 的电极上有较少K2CO3产生(图 2ef所有这些差异意味着反应 在 CMC 系统中更可取,而反应 II 在 PVDF 系统中在热力学上更有利。


【图3电解质反应机理。a) 电解质的态密度 (DOS)b) 提出的 EC 还原路径,包括竞争反应(反应 和 II)和相互转化(反应 III)。c) 总结了反应 和 II 的吉布斯自由能。d) 具有优化的中间体 M2 结构的还原产物的形成能。e)连续两步电解质还原方式的示意图。


对于 EC 分子,有两种可能的开环反应路径(过渡态 O2COCH2CH2OCOCH2CH2O),导致不同的中间体和最终产物DFT 计算表明反应路径 在能量上对所有粘合剂体系有利,尽管 CMC-EC+e 和 PVDF-EC+e 部分之间的能垒完全不同(图 3)。对于反应路径 I,涉及两个中间体 M1 和 M2,能量势垒按基于 CMC 和 PVDF 的部分的顺序降低。这进一步证实了 PVDF 基电极上更高的 EC 反应活性。然后通过将 M2 与钾离子结合形成 M2-K,该部分可能会经历两种反应途径(图 3d一种途径是 M2-K 捕获一个电子和一个K+,形成 K2CO3。另一种途径涉及对M2-K 复合体的核攻击,导致PEDC的形成。这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都是有利的,但吉布斯自由能 (ΔG) 不同。对于 CMC 系统,形成K2CO3PEDC的ΔG分别为-575.2-363.8 kJ mol -1,ΔG差为-210 kJ mol -1(图 3c)。所有这些值都远低于 PVDF 系统的值(-534.6 和 -330.8 kJ mol -1)。这表明与反应 II 相比,反应 更可取,尤其是对于基于 CMC 的电极。进一步的支持来自 AIMD 模拟。其中乙烯碳(C e)和乙烯氧(O e )的局域态密度(LDOS)产生显著的负偏移,说明水基粘合剂和 PVDF 系统中 EC 分子的热力学有利减少。具体而言,C e O e两侧的 LDOS 曲线对于SA/CMC 系统是对称的,表明此处的 EC 易于发生 C e O e键断裂(通过反应 I)以形成更稳定的 CO3 2-阴离子。延长的 C e –O e键长(分别为 1.47  1.49 Å)也证实了这一点。相比之下,PVDF 系统的 DOS 和键长分布都是不对称的,表明 C e –O e的单侧断裂产生 PDEC 的键(反应 II。这很好地解释了原位 FTIR 结果和深度剖面 XPS 分析的发现,即反应 I 对基于 CMC 和基于 SA 的电极占主导地位,而基于 PVDF 的电极在热力学上更利于反应 II因此,基于 DFT 计算、AIMD 模拟和原位 ATR FTIR 分析,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对于基于 PVDF 的电极,是反应 III 贡献了 K2CO3而不是反应 II

直接生成大量K2CO3而无需进一步分解的反应 有利于形成致密且高度稳定的SEI,这得益于涉及的气态产物较少。相反,反应II产生大量的PEDC,它几乎是离子绝缘体并且电化学不稳定,在循环时分解成更多气态产物,如 RCH=CH2O2CO 2,和/或通过反应III立即转化为 K2CO3这转化为每个电极上不同的钝化层特性(图 3e)。具体来说,SEI 物种的峰值强度在充电时逐渐降低(图 1ch ),  CMC 衍生的 SEI 中的总体物种变异 (即 K2CO3PEOPEDC 相对于 PVDF 衍生的 SEI 来说要小得多进一步证明了 CMC 在形成完整且高度稳定的SEI层。所有这些共同很好地解释了基于 CMC 的电极优于基于 PVDF 的电极的 K+存储行为。总之,电解质还原和/SEI的形成以连续的两步方式发生,并具有很强的表面化学依赖性。与步骤 中温和的电化学反应相比,步骤 II 中热力学加速的电解质还原在钾化石墨上得到了极大促进。此外,主导整个电解质分解过程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然而,差异在于还原选择性、还原度和过电位,这源于 CMC 和 PVDF 之间的内在化学差异。具体而言,步骤 中的电解质还原在 CMC 基电极上得到显著抑制,这可能得益于水基粘合剂中的羧酸钠与 HF 反应,从而抑制了溶剂和盐的还原。反应 在 CMC 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而反应 III 在 PVDF 体系中更为有利。

4. 动力学转变

通过采用原位 EIS 结合弛豫时间分布 (DRT) 分析,揭示了源自 动力学演化的电化学特征的显著差异。典型的EIS(在三电极装置中收集)由高频/中高频的两个重叠半圆和低频端(10 kHz0.1 Hz)的直线斜线组成的轮廓(图 4ad)。高频处不完整的半圆归因于电极表面形成的SEI层,电阻表示为RSEIRct是法拉第电荷转移电阻,对应于中频下的半圆。初始放电时的阻抗演变也分为两个阶段,包括两步电解质还原过程(图 4ad)。在步骤 中,半圆随着电压的降低而不断增大。这归因于形成了具有高度抵抗力的初步 SEI。在 K +嵌入石墨中,半圆持续收缩直至放电结束,这意味着在步骤 II 中逐渐形成了高导电性 SEI。尽管基于 CMC 和 PVDF 的电极都有类似的趋势,但 CMC 衍生的 SEI 的 R SEI小于 PVDF 系统的 R SEI,这得益于其薄、完整和坚固的特性


【图4电解质还原和/或 SEI 形成时的动力学演变。a) 基于 CMC 和 d) 基于 PVDF 的电极的原位 EISb,e) 相应计算的 DRT 和 c,f) RctRSEI的计算阻抗结果。g) 比较RSEI演变。h) 连续两步电解质还原过程的示意图。


       为了精确区分特定的电化学过程,采用弛豫时间分布 (DRT) 方法对弛豫时间空间中的阻抗数据进行反卷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纯数学变换,可通过等式 ( 1 )将频域奈奎斯特图转换为时域 DRT 曲线。在 -8 到 3 s 的 lnτ 范围内,CMC 基和 PVDF 基石墨电极的电化学过程的 两个特征峰 (τ 1 , τ 2 ) 被清楚地识别出来(图4b,e)。位于-8-2 s的峰归因于界面反应,即固体电解质界面形成和K+去溶剂化以及随后通过 SEI 层的迁移(阻抗表示为R SEI)。它对总极化的贡献很小。位于-23秒的弛豫过程归因于石墨电极处的电荷转移反应(阻抗表示为R ct)。在步骤 中,R SEI持续增加,意味着连续形成具有电阻性的 SEI 层(图 4b-g)。差分电容电压图 ( dQ/dV,图 1a) 显示此步骤涉及极少数电子。因此,推测步骤 中 SEI 膜的生长很可能源于溶剂与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 SEI 可能是一个简单的吸附层,具有高电阻。并且CMC 衍生的 SEI 的 R SEI 值相对于 PVDF 衍生的 SEIR SEI值更小,突出了 CMC 粘合剂在形成高导电 SEI 方面的优势。R ct在初始放电时略有增加,然后急剧下降,直到电位达到 ≈ 0.35 V(步骤 结束)。但是R ct在这里仍然主导着整个电化学过程(R ct >> R SEI ) 适用于 CMC 和 PVDF 系统。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负极界面上SEI没有发生钾离子的电化学过程,从而导致非常高的R ct值。具体而言,与基于CMC 的电极相比,基于 PVDF 的电极提供更小的 R ct值。这归因于 i) PVDF 固有的较高电子和离子电导率和ii) 通过吸收更多电解质促进 PVDF 的溶胀和/或渗透特性。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基于 PVDF 的电极中的电荷转移。当进入步骤 II 时,上述趋势变得不同,其中钾化过程被触发(在 ≈0.35 V)。对于PVDF 衍生的 SEI, R SEI持续增加,伴随着R ct的急剧下降。从R ct受控(在步骤 中)到R SEI受控(在步骤 II 中)的动力学转变用于解释 PVDF 基电极上的电解质还原 (R SEI > R ct )。然而,电解质减少(在步骤 和 II 中)是在基于 CMC 的电极上R ct占主导地位。这些差异与 SEI 膜的结构结构和成分的重建以及活性电极的体积变化有关。具体而言, PVDF 系统中,PVDF 基电极的高反应性涉及更严重的电解质减少(图 1dh)、电子/离子绝缘的PEDC的积累和导致大体积变化的膨胀效应,解释了R SEIR ct的转变。相比之下,在基于 CMC 的电极上形成高导电 SEI 膜,这得益于其富含 PEO 和 K2CO3的特性以及完好而薄的特性

4、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粘合剂化学在电解质分解过程、SEI 形成和组分/动力学演变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明确的解释。发现了 CMC 基电极上的非催化还原路径和 PVDF 基电极上的催化还原路径。并确定了连续的两步电解质还原方式。发现 SEI 的形成包括电势高于 0.35 V 的电化学还原(步骤 I)和钾化石墨上的热力学加速电解质还原(步骤 II)。热力学加速的电解质还原在整个电解质分解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不同的电极/电解质界面特性。在基于CMC的石墨电极上形成富含 PEO 和 K2CO3的薄、完整且坚固的 SEI 层,而PVDF富含PEDC衍生的SEI又厚又脆。所有这些都转化为基于 CMC 的电极相对于基于 PVDF 的电极具有优异的 K+存储性能。这些结果促进了对粘结剂化学依赖于电解质还原的更好的基本理解,并为更好的钾离子电池的合理粘合剂设计开辟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Wang Zhou, Bingchen He, Lijiao Quan, Ruhong Li, Yuqing Chen, Changling Fan, Shi Chen, Chaohe Xu, Xiulin Fan, Lidan Xing, and Jilei Liu*, Binder Chemistry Dependent Electrolyte Reduction in Potassium-Ion Batteries: A Successive, Two-Step Reduction Way, Adv. Energy Mater., DOI: 10.1002/aenm.20220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