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在SMALL发表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面晶界填补以及缺陷钝化的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01-22
中南大学物理学院柔性印刷电子课题组在国际期刊Small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Additive N-acetyl-L-phenylalanine Delays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Suppresses the Phase Impurity for Achieving Triple-Catio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over 25%”的论文,课题组2020级博士生丁洋为论文第一作者,阳军亮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简介:提出了一种分子添加剂策略,即在碘化铅(PbI2)前驱体溶液中引入非平面分子 N-乙酰-L-苯丙氨酸(APO),以调节结晶动力学并抑制亚稳态预处理钙钛矿薄膜中相杂质的生成。延迟的结晶过程促进了有机盐溶液与无机 Pb-I 框架之间的充分反应,并通过在 -NH 和 I 之间形成强氢键来防止钙钛矿相分解,从而形成具有大尺寸晶粒和高纯度结晶相的钙钛矿薄膜。最终,修饰后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器件实现了25.05% 的功率转换效率(PCE),这是当时基于三阳离子(FAMACs)的PSCs 中的最高值之一。同时,面积为 10.8 平方厘米的 PSC 模组获得了 20.35% 的PCE。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410601#citedby-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