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苗长云

个人简介

学习经历与工作经历:1984年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7月—1997年7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学和科研;1997年7月—现在天津工业大学,教学和科研。 讲授主要课程:《通信原理》、《信息压缩与编码》、《电子信息中信号分析方法》等。 论文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27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6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 科研情况:主持纵向科研项目20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重点项目4项、省部级一般项目9项;主持横向项目13项;参加纵向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8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8项,其中第一发明人和本人指导研究生第一发明人1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23项,其中第一发明人和本人指导研究生第一发明人19项。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 1.矿用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在线监测及系统关键问题的研究(512741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 2.光纤光栅人体温度和心动检测及智能服装的关键问题研究(6097705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 3.基于X光的强力输送带无损检测系统研究(08ZCKFGX02400),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 4.大运量输送带纵向撕裂故障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17JCZDJC31600),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 5.基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表面故障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12JCZDJC27800),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 6.基于分布式光纤光栅的人体生理参数智能服装的研究(200800580006),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 7.智能服装中可植入式阵列波导光栅解调系统研究(2010120112000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 8.阵列波导光栅解调系统异构集成的关键技术研究(61177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 9.基于机器视觉的输送带故障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13ZCZDGX01000),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年4月-2016年3月。 10.基于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的带式输送机综合保护系统研制(18YFZCGX00930),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 11.输送带表面故障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及产业化(18YFJLCG00060),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成果转化接力项目,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 获奖情况: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三等奖5项,辽宁省首届职工发明博览会金奖1项,天津市产学研贡献奖1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优秀教师、桑麻奖教金等荣誉称号;获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研究生获天津市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6篇;获天津工业大学首届“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研究方向一:现代通信网络与系统 研究方向二:光电检测技术 研究方向三:机械电子信息技术

学术兼职

其他:天津市“十五”至“十三五”重点学科、天津市“十一五”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天津市品牌专业“通信工程”、精品课程《通信原理》负责人;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工业大学A类创新团队带头人;天津市智能输送装备及安全监控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兼任天津市光学学会、仪器仪表学会、电磁兼容研究会副理事长,煤炭行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技术及设备分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部“863”、“973”科技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评审专家,《半导体学报》、《通信学报》、《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