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盛

个人简介

李盛,男,内蒙古集宁人,博士,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国家自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湖南省科技专家、湖南省公路学会专家,现任长沙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主任,为《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RoadMaterialsandPavementDesign》、《InternationalJournalofPavementEngineering》、《中国公路学报》、《工程力学》、《振动与冲击》、《华中科技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审稿人。 主要从事道路工程的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工作,重点从事路面结构与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材料、复合式路面理论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6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和教材各1部、出版在线课程1门;获国家发明专利13项(11项排名第一),实用新型专利7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长沙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项余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省级教研教改项目2项,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研究领域

道路工程的教学、科研与科技服务工作,重点从事路面结构与材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与材料、复合式路面理论与应用技术

路面结构与材料 已完成或正在承担的主要课题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智能道路铺装结构系统集成技术及系统设计理论体系,2018YFB1600200,起止年月:2019.01-2022.12,484万,技术负责;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配筋混凝土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开裂行为研究,编号:51878076,60万,起止年月:2019.01-2022.12,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刚度基层上沥青面层破坏准则与结构研究,编号:51678078,资助经费62万,起止年月:2017.01-2020.12,排名第二; [4]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沥青路面开裂机理与控制研究,编号:2018JJ2433,5万,起止年月:2018.01-2020.12,项目负责人; [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RC+AC复合式路面纵向配筋率研究,编号:14JJ7041,4万,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6]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优秀青年项目: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纵向配筋率研究,编号:14B001,4万,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7]特殊环境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刚柔复合式路面沥青面层厚度设计方法研究,编号:kfj110401,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8]湖南省交通科技计划项目:湖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编号:201601,资助经费20万,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9]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项目: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沥青层耐久性研究,编号:kfj150102,资助经费4万,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10]横向技术开发项目:湖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大修工程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编号:201601,资助经费29万,经费来源于潭邵高速公路(湘潭至娄底段)大修工程项目部,起止年月:2016.01-2018.12,项目负责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1]ShengLI,FanYANG,ZhaoHuiLIU.Anewstructureforcontinuouslyreinforcedconcretepavementwithroadperformanceevaluation[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17,157:1047~1052.(SCI、EI,影响因子3.485,2区) [12]ShengLi,YouHUANG,Zhao-huiLIU.Experimentalevaluationofasphaltmaterialforinterlayerinrigid–flexiblecompositepavement[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16,102:699~705.(SCI、EI,影响因子3.169,2区) [13]ShengLi,XingwuLiu,ZhaohuiLiu.Interlaminarshearfatigueanddamagecharacteristicsofasphaltlayerforasphaltoverlayonrigidpavement[J].ConstructionandBuildingMaterials,2014,68:341~347.(SCI、EI,影响因子2.296,2区) [14]ShengLI,ZhaoHuiLIU.StudyonCrackExtensionoftheACLayerofCRC+ACCompositePavement[J].Mechanika,2012,Vol.18(2):141~147.(SCI、EI,影响因子1.144) [15]ShengLI,FanYANG,ZhaoHuiLIU.OptimizationonadditivesofSBSandCTRforInterlayerAsphaltinRigid-flexibleCompositePavement[J].JournalofTestingandEvaluation,2018,Vol.46(2):593~601.(SCI、EI,影响因子0.669) [16]Huang,T.;Qi,S.;Liu,H.;Yu,H.;Li,S*.ShearPropertiesofAsphaltMixturesunderTriaxialCompression[J].AppliedSciences,2019,9(7),1489.(SCI、EI,影响因子1.689) [17]李盛,刘朝晖,李宇峙.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层厚度对温度效应及车辙变形的影响[J].中国公路学报,2012,25(1):21~28.(校定中文权威,EI,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18]李盛,刘朝晖,李宇峙,周婷.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界面剪切疲劳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46(7):151~156.(校定中文权威,EI) [19]李盛,杨帆,刘萌,陈尚武.新型双层CRCP结构及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0(4):983~989.(CSCD核心,EI) [20]李盛,刘朝晖.刚柔复合式路面耐久性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4万字,2014.

学术兼职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Road Materials and Pavement Desig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vement Engineering》、《中国公路学报》、《工程力学》、《振动与冲击》、《华中科技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审稿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