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余文森

个人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高考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专家、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从事教育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担任主讲《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等本科课程,同时还承担《教学论专题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发展史专题研究》等硕士、博士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等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入选国家第2批“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首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福建省首批优秀人才”;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社科专家”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多项。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多部,在专业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0多 项。 坚持把每一节课都当作一份礼物奉献给学生。对每一节课都精益求精,力求上出水平上出境界。 二、出版的专著及教材 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3.有效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4.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5.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课程变革的知识基础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6.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三、课题项目 1.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闽教师[2016]60号),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研究项目,2016 2.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研究(BHA1300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2013 3.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DHA070162),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07 4.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实验研究(AHA010019-8),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2002 5.中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1997 6.基于“名师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新路径(教师厅[2014]5号),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014 7.基于“名师实验班”的卓越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师司[2013]13号),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2013 8.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专项),2003 9.福建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2012B183),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2 10.福建省高质量基础教育标准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研究(闽教高[2009]8号),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项目,2008 四、成果获奖 1.余文森,有效教学,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2016/11/1 2.余文森,论公共知识的课程论意义,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15/12/1 3.余文森,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14/9/14.余文森,论个体知识 的课程论意义,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11/9/1 5.余文森,以理论创新和专业支持,引领和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教育部,2010/12/8 6.余文森,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6/12/14 7.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2006/9/1 8.余文森,深入中小学指导开展教改试验与研究十年成果,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部,1999/1/28 9.余文森,目标:评价及其教学的相互联系,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家提名奖,中科院、共青团中央,1994/11/1 10.余文森,有效教学,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6/4/1 11.余文森,论公共知识的课程论意义,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3/12/27 12.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课程变革的知识基础研究,福建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1/12/1 13.余文森,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福建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9/11/1 14.余文森,课堂教学,福建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7/12/1 15.余文森,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系列论文),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5/11/1 16.余文森,走进新课程,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3/11/1 17.余文森,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2000/12/1 18.余文森,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教学论思考与实践性探索(系列论文),福建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府, 1998/12/1 19.余文森、王永,目标、评价、情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三个基本因素,福建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福建省人民政 府,1994/9/3 文 20.余文森,提炼教学主张提升教学品质——促进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福建经验,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2017/9/1 21.余文森,名师实验班——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实践探索,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教育厅,2017/9/1 22.余文森、连榕、洪明,基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福建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福建省教 育厅,2014/4 23.余森,以理论创新和专业支持,引领和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特等奖,福建省教育厅, 2010/6 24.余文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福建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教育厅,2009/9 25.余文森,面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和心理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福建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教育厅,2005/9 26.余文森,课堂有意义学习的实验研究,福建省教育委员会第三届中小学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1998/3 27.余文森,实行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深化高师公共教育课程教改,福建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福建省教育厅,1997/1 五、学术会议 1.2012年3月,中欧课程改革论坛,广西桂林 2.2011年12月,第十三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香港 3.2012年3月,第三届中欧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论坛,北京 4.2014年7月,中日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北京 5.2016年8月,第十八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云南昆明 6.2016年11月,国际“学习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北京 7.2016年3月,首届日本及海峡两岸“学习共同体”高峰论坛,福建福州

研究领域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论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以福建省为例,《教育研究》2015年2期 2.论公共知识的课程论意义,《教育研究》2012年1期 3.论个体知识的课程论意义,《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4.教学改革与学校创新,《教育研究》2008年9期 5.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教育研究》2007年4期 6.校本教学研究的实践形式,《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7.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8.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9.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4期 10.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育研究》2002年4期 11.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年5期 12.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9年3期 13.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教育研究》1997年9期 14.福建省中学数学三项教改实验评介,《教育研究》1996年9期 15.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华文摘》2009年5期 16.先学后教:中国本土的教育学,《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2期 17.论有效教学的三大理论基础,《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2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