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李政

个人简介

李政,副教授,201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 主要研究:微生物合成的纺织用生物高分子材料、生物色素及纺织材料的生物加工领域相关理论、技术和工程化问题。包括微生物菌种的选育、生物发酵代谢过程、生物加工过程和生物材料在纺织领域等方向。涉及γ-聚谷氨酸的生物法生产及其水凝胶的设计和应用、细菌纤维素的结构控制机制及其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微生物色素的合成机理、性能、应用及工业化、功能性印染助剂开发和应用。 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及企业委托横向合作项目30余项。在国际、国内等重要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的论文2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12篇,其中封面文章1篇);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其中授权专利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产业化(生物法γ-聚谷氨酸、特种乳酸菌、抗缺氧功能性营养剂等),产值亿元以上。曾获中国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生物医药行业三等奖一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 教学 《纺织生物技术》 《生物化学》 《污水处理》 《纺织化学》 教育背景 1996-2000 宁夏大学食品工程学士学位 2000-2003 天津科技大学发酵工程硕士学位 2005-2010 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工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3-200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2010-2014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讲师 2014-至今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 获奖及荣誉 2014年,“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蛋白酶集成催化体系的羊毛高品质化加工及其产业化” 2014年,“基于标志代谢物控制的发酵过程优化研究与应用”获得北京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5年,“云创空间杯”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生物医药行业三等奖。 2015年,天津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2年,获得纺织学科天津市综投资软件建设之“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2012年,入选天津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指导学生获奖 2016年,华嘉川获得天津工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张健飞,李政) 2016年,吴茂琪的《新型γ-聚谷氨酸/ε-聚赖氨酸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表征》荣获天津工业大学2016届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李政) 2011年,董振峰的《生态纺织品原料罗布麻抗菌性能的研究》获得天津工业大学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李政) 2017年,指导学生王亚静等在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类新型生化法制备的纺织用棕色素》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指导老师:李政)。 2016年,高雪、王亚静、赵家琪、倪锋和魏斌的《新型环保微生物S.abofavus染料的开发与应用》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选拔赛暨”天津工业大学第四届节能减排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指导教师:李政) 2016年,刘宏开的“提高超级电容器的使用效率”在第二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中获得(实物组)一等奖。(指导教师:李政、涂丽平) 2016年,高雪的“一种新型高强度可生物降解γ-聚谷氨酸水凝胶敷料”在第二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中获得(实物组)二等奖。(指导教师:李政) 2016年,王亚静的“一种减少印染废水污染问题的新型环保微生物染料”在第二届天津市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中获得(实物组)三等奖。(指导教师:李政) 2016,夏文获得“第七届海峡两岸纺织学术论坛”论文二等奖。(指导教师:李政) 2013年,韦正的论文《一种通过聚谷氨酸凝胶整理实现涤纶吸湿速干的新技术》荣获第三届“东华杯”全国高校纺织类学术与创业作品大赛三等奖(指导老师:李政)。

研究领域

生物材料: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γ-聚谷氨酸)的合成及工业化 水凝胶的微观结构的控制方法及其在纺织、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控制机制;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应用 生物色素及染料: 微生物色素的合成机理;微生物色素的性能、应用及工业化 抗菌剂: 抗菌剂的机理、开发和应用;抗菌测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Li Zheng, He Guidong, Hua Jiachuan, Wu Maoqi, Guo Wen, Gong Jixian, Zhang Jianfei, Qiao Changsheng. Preparation of gamma-PGA hydrogels and swelling behaviors in salt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ionic valence numbers. RSC ADVANCES, 2017, 7(18):11085-11093.(SCI, IF 3.289, 2区) 2.夏文,李政*,徐银莉,庄旭品,贾士儒,张健飞. 超级电容器用细菌纤维素基电极材料[J]. 化学进展. 2016(11): 1682-1688. (封面文章) 3.Jiachuan Hua, ZhengLi*, WenXia, NingYang, Jixian Gong, Jianfei Zhang, Changsheng Qiao.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EDC/NHS mediated crosslinking poly(gamma-glutamic acid)/epsilon-polylysine hydrogel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2016(61):879–892 (SCI, IF 3.088, 2区) 4.Li Zheng, Wang Lifen, Hua Jiachuan, Jia Shiru, Zhang, Jianfei, Liu Hao. Production of nano bacterial cellulose from waste water of candied jujube-processing industry using Acetobacter xylinum.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5(120): 115-9 (SCI, IF 3.916, 3区) 5.Zheng Li, JiKe Lu, ZiXin Yang, Lu Han, Tianwei Tan. Utilization of white rice bran for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12(39): 53-58 (SCI, IF 3.84,2区) 6.Zheng Li, Lu Han, Yizhi Ji, Xiaonan Wang, Tianwei Tan,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from hydrolysate of wheat bran by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0(49):138-142 (SCI, 2.579 (2012), 2区) 7.Zheng Li, Yinghua Zhang, Tianwei Tan, Preparation of edible nano calcium lactate crystal from crude l-lactic acid via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2009(Volume 108) Issue S1:S138 (SCI, 1.749((2008)) 8.Zheng Li, JiKe Lu, Liqiang Zhao, Kai Xiao & Tianwei Tan, Improvement of L-Lactic Acid Production under Glucose Feedback Controlled Culture by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2010 (162):1762-1767 (SCI, IF:1.893-2012,2区); 9.LI Zheng, DENG Li, LU Jike, GUO Xiaolei, YANG Zixin, & TAN Tianwei, Enzymatic Synthesis of Fatty Acid Methyl Esters from Crude Rice Bran Oil with Immobilized Candida sp. 99-125,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0(18): 870-875 (SCI, IF:0.92-2012) 10.Li, Zheng, Ding, Shaofeng, Li, zhaopeng, Tan, Tian-Wei, L-lactic acid production by Lactobacillus casei fermentation with corn steep liquor-supplemented acid-hydrolysate of soybean meal,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06(1):1453–8 (SCI, IF3.781, 2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