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施龙青

个人简介

施龙青,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煤矿防治水专家、青岛市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评议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工程分会理事、山东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煤炭组专家委员,《煤炭学报》、《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井水害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矿井地质构造、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等。在矿井水害防治方向,获得了显著的成果,提出了煤矿底板水害防治的“下四带”理论,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博士论文《薄隔水层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研究》于2001年获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4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大采深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研究”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入选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5年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2017年入选“山东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导师”。 2、讲授的主要课程: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评价》、《地下水科学进展》,博士研究生课程。 (2)《矿井水害防治》、《地质灾害预测预防》、《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硕士研究生课程。 (2)《煤田地质学》(2008年至今),本科生课程。 3、近5年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采煤工作面底板水情实时动态监测研究,41572244,2016/01-2019/12。 (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矿井底板水实时监测理论研究及应用,20133718110004,2013.11-2016.11。 (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矿井深部奥灰渗流场演化机理及突水防治技术基础研究,ZR2011EEZ002,2011/07-2014/07。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理论研究及应用,41072212,2011/01-2013/12。 4、近10年发表的主要论著 5、获奖和荣誉情况 (1) 施龙青(2/10),肥城矿区高承压薄隔水层岩溶水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一等奖,2009 (2) 施龙青(3/10),华北型煤田奥陶系灰岩水治理关键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5 (3) 施龙青(4/8),肥城煤田突水机理及其防治方法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委,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2002 (4) 施龙青(6/9),深矿井采煤工作面底板动态监测、破坏规律及突水定位预测,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2014 (5) 施龙青(8/8),山东省煤矿重特大水害隐患治理与预防研究,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二等奖,2009 (6) 施龙青(2/6),坚硬顶板条件下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委,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04 (7) 施龙青(2/6),大倾角大采深综放巨厚砾岩顶板含水层突水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委,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07 (8) 施龙青(2/6),新汶煤田地质构造分布特征及其对奥灰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4 (9) 施龙青(2/9),高承压水体上煤层似膏体充填置换开采覆岩运动监测及底板破坏深度探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2 (10) 施龙青(6/9),新汶矿区底板水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5 (11) 施龙青(3/6),大采深条件下徐、奥灰突水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委,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07 (12) 施龙青(3/6),深部煤层采动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及应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1 (13) 施龙青(3/9),古汉山矿高应力高承压破碎底板突水机理和预测预报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5 (14) 施龙青(6/10),肥城煤田奥灰岩溶形成演化机理及防治水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1 (王则才,曲修术,冯兆安,翟明华,李功,房孝春,施龙青,翟培合,朱鲁,刘贤好) (15) 施龙青(6/9),厚冲积层高承压水下井筒淋水封堵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5 (16) 施龙青(7/8),干扰状态下复合含水层防治技术,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科技成果进步奖,三等奖,2014

研究领域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工程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施龙青, 邱梅*, 牛超, 韩进, 季小凯,肥城煤田顶部奥灰注浆加固可行性分析,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5, 32(3):356~362 (EI) (2)施龙青, 谭希鹏, 王娟, 季小凯, 牛超, 徐东晶,基于PCA_Fuzzy_PSO_SVC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煤炭学报, 2015,40(1):167~171 (EI) (3) Shi Longqing, Qiu Mei, Wei Wenxue, Xu Dongjing, Han Jin. Water inrush evaluation of coal seam floor by integrating the water inrush coefficient and the information of water abunda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24(5):677-681 (EI) (4)施龙青, 徐东晶, 邱梅, 景行, 孙红华. 采场底板破坏深度计算公式改进[J]. 煤炭学报,2013,38(sup2):229~303 (EI) (5)施龙青,辛恒奇,翟培合,李守春,刘同彬,卫文学. 大采深条件下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41(1):37~41 (EI) (6)施龙青,于小鸽,魏久传,郭建斌,翟培合,李敬法,李功强. 华丰井田4煤层顶板砾岩水突出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39(1):26~31 (EI) (7)施龙青,翟培合, 魏久传,朱鲁,尹会永,李敬法,李功祥,李术才. 顶板突水对冲击地压的影响[J]. 煤炭学报,2009,34(1):44~49 (EI) (8)施龙青,韩进,刘同彬,景继东,李子林. 采场底板断层防水煤柱留设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Vol.24(sup),5585~5590 (EI) (9)施龙青,韩进. 开采煤层底板“四带”划分理论与实践[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42(1):16~23(EI) (10)施龙青,韩进,高延法. 采场损伤底板破坏深度研究[J]. 煤炭学报, 2004,Vol.29(Sup.):p1~4 (EI) (11)Longqing Shi and R.N.Singh. Study of Mine Water Inrush from Floor Strata through Faults [J]. Mine Water and Environment,2001,20(3):140-147 (SCI) (12)施龙青,宋振骐. 肥城煤田深部开采突水评价[J]. 煤炭学报,2000,25(3):273~277 (EI) (13)施龙青,高延法,尹增德,宋扬,吕鹏菊. 肥城煤田滑动构造在矿井水害中的作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27(4):356~360 (EI) (14)于小鸽,施龙青,韩进,魏久传.损伤底板破坏深度预测理论及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 (15)施龙青, 卜昌森, 魏久传, 韩进, 翟明华, 桑红星, 朱鲁.华北型煤田奥灰岩溶水防治理论与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16)施龙青, 邱梅, 韩进, 魏久传.矿井地质构造定量化预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4 (17)施龙青, 魏久传, 刘同彬, 朱鲁, 翟培合, 韩进.井田深部水文地质条件探查技术及底板水动态监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2 (18)施龙青, 魏久传, 于小鸽, 韩进, 朱鲁, 翟培合, 李术才.基于信息融合的底板突水预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19)施龙青, 韩进. 底板突水机理及预测预报[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31千字,2004 (20)高延法, 施龙清, 娄华君, 牛学良.底板突水规律与突水优势面[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1)施龙青. 底板突水机理研究综述[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09,28(3):17-23. (22)施龙青. 突水系数由来及其适用性分析[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1(6):6-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