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俐红

个人简介

赵俐红,女,浙江省诸暨市(县)人,1976年12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9年中国海洋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本科毕业,2002年于中国海洋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2012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做博士后,2016。9-2017.9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至今在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为地球物理系主任。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海底构造方向(面)的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多篇, EI收录2篇, 2、讲授的主要课程: (1)《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球物理与构造地质》硕士研究生课程 (2)《专业英语》、《海洋地质》和《海洋地球物理》本科生课程 3、近5年负责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太平洋海山区岩石圈的挠曲形变特征” (2)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北冰洋美亚海盆岩石圈的挠曲形变特征” (3)山东省高校海洋测绘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太平洋海山区的深部构造特征研究” (4)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南海西南海盆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其构造属性” 4、近10年发表的主要论著 5、获奖和荣誉情况 [1]2010 多波束测深精细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科技进步一等奖 15人9位 青岛市人民政府 [2]2011 多波束海底地形勘测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中国海洋工程科技进步一等奖,15人15位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研究领域

海洋地球物理与构造地质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赵俐红,金翔龙,高金耀,李家彪,初凤友.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及其地质意义.地球科学, 2010, 35(4): 637-644. [2]赵俐红,金翔龙,高金耀,李家彪,初凤友. 麦哲伦海山链漂移史及可能的来源. 海洋学报, 2010, 32(3): 60-66. [3]林长松,高金耀,赵俐红,赵建如.南海西缘断裂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海洋学报,2009,31(2):97-103. [4]刘俊,刘建华,高金耀,赵俐红,方银霞,尚继宏.南海北部地壳结构重震联合模拟.海洋学研究,2009,27(1):44-49. [5]丁巍伟,黎明碧,赵俐红,阮爱国,吴振利.南海西北次海盆新生代构造沉积特征及伸展模式探讨. 地学前缘, 2009, 16(4):147-156. [6]阳凡林,李家彪,吴自银,赵俐红,艾波.多波束测深瞬时姿态误差的改正方法.测绘学报.2009,38(5):450-456. [7]吴招才,高金耀,赵俐红,张涛,杨春国,王健.南海北部陆缘的磁异常特征及居里面深度.地球科学,2010,35(6):1060-1068(EI). [8]吴招才,高金耀,赵俐红,张涛,杨春国.南海北部磁场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热带海洋学报,2010,29(6):162−169. [9]Lin Changsong,Zhao Lihong.Rebuild the Basement Tectonic Framework of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curity and its Applications,2015,9(10):241-254. [10] 邢子浩,潘军,赵俐红,方刚,颜中辉,刘鸿,王小杰,栾锡武,胡新强.SRME技术在浅剖资料多次波压制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16,3:1207-1215.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