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亢涵

个人简介

主要学历 2001年 9月-2005年 7月 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2005年 9月-2007年 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 2007年 3月-2011年 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 工作经历 2011年 9月-至今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 2016年 4月-2018年 3月 沈阳建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荣誉称号 1.2012年 9月,2012年度优秀教师称号 2.2014年 9月,2014年度校优秀毕业指导教师称号 3.2014年 9月,2014年度院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 4.2014年 9月,2014年度优秀班主任称号 5.2016年 沈阳建筑大学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6.2016年 沈阳建筑大学 2016年春季学期优秀教案 三等奖 7.2016年 沈阳建筑大学 优秀社团指导教师 8.2016年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青年教师授课大赛 二等奖 9.2016年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青年教师岗位技能大赛 二等奖 10.2017年 沈阳建筑大学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11.2018年 沈阳建筑大学 青年教师讲课大赛 三等奖 12.2018年 沈阳建筑大学 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研究领域

1. 生物除磷处理工艺研发 2.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 3. 城市水资源规划与评价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Kang H, Wang X, Li N, Ren NQ. Short-term effect of temperature variation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AOs and GAOs during acclimation period of an EBPR system[J].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in China, 2011, 5(2) (SCI, DOI: 10.1007/s11783-010-0226-x) [2]Kang H, Wang X, Li N, Ren N-Q. Optim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process in EBPR fed with municipal wastewater[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ew Series), 2011, 18(3):56-61. (EI) [3]Kang H, Li S-Q, Li C-Y. Effect of temperature shock on organisms in EBPR reactors under low temperature. ICBBE, 2011: 1-4. (EI) [4] Li N, Ren NQ, Wang X, Kang H.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intracellular phosphorus absorption and extracellular phosphorus absorption in EBPR process[J]. Bioresource Tech., 2010, 101(15): 6265-6268. (SCI 收录, IDS 号为 601CP, IF= 4.453) [5] Li N, Wang X, Ren N, Zhang K, Kang H, You S. Effects of Solid Retention Time (SRT) on Sludge Characteristics i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EBPR) Reactor[J].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Quarterly. 2008, 22(4):453-458 (SCI 收录, IDS 号为 404GI, IF= 0.346). [6] Li N, Wang X, Ren N, Kang H, Zhang K.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tarting period of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system[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8, 136(10): S666 (SCI 源, IF 2.747) [7] H Kang,Y Jiao,L W Zhang, et al. Study on Isolation of A Phosphate Removal Org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osphate Removal Efficiency[A].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SE 2017)[C];2017 (EI) [8] 亢涵, 李楠, 任南琪. 低温强化生物除磷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竞争关系[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42(6): 881-885. (EI 收录号: 20102613046286) [9] 亢涵, 王秀蘅, 李楠, 任南琪. 生物除磷系统启动期聚磷菌的 FISH 原位分析与聚磷特性[J]. 环境科学, 2009, 30(1): 80-84. (核心) [10] 亢涵, 王秀蘅, 李楠. FISH 技术在强化生物除磷中的应用[J]. 生物技术, 2007, 17(4):93-95.(核心) [11] 亢涵,藏春月,魏婕,等. 1 株高效除磷菌的筛选及其除磷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S1(核心) [12] 亢涵,藏春月,焦洋,等. 高效除磷菌 P7 的生长特征及除磷性能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核心) [13] 亢涵,李玲,藏春月,等.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堵塞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环境学报,2017,8(核心) [14] 任南琪, 李楠, 王秀蘅, 张坤, 亢涵. 生物除磷系统不同阶段性能及微生物群落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 41(6): 48-52 (EI) [15] 李楠, 王秀蘅, 亢涵, 王鑫. pH 对低温除磷微生物种群与聚磷菌代谢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3(36): 9~11. (核心) [16] 李楠, 王秀蘅, 任南琪, 张坤, 亢涵.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艺的应用现状[J].给水排水, 2008, 34(3): 39-42. (EI) [17] 吴雪, 赵鑫, 刘一威, 包震宇, 亢涵, 牛明芬. 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6L: 5~9. (核心) [18] 亢涵,韩晓轩,陈子逸. 两相法筛选高效除磷菌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6,41(7):101-104. [19] 亢涵,唐婧,王冰. 三阶段递增负荷启动生物除磷 SBR 反应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2): 68-72. [20] 藏春月,亢涵,潘俊. 地下水源热泵回灌堵塞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前沿,2017,7(2):147-154. [21] 李文婷,亢涵,黄思贤,等. 雨水回灌地下水的综述与展望[J]. 内蒙古科技,2018,37(12): [22] Kang Han, Li Ling.Effect of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 on clogging of porous media, 2018 4th Internationale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