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建国

个人简介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1983年9月--1988年7月,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学习; 1992年9月--1994年7月,内蒙古大学动物学专业修完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 2007年6月—2007年2月,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客座研究员; 1988年7月--现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助教、助研、副研、研究员。 荣誉奖励: 2007年:自治区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2004年:内蒙古大学优秀教师; 1994年:内蒙古大学光华奖学金二等奖; 科技奖励 2009年:2007年度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呼和浩特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 2006年:呼和浩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美国杜邦公司与国家科技部联合颁发的杜邦科技创新奖; 1999年: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畜牧厅畜牧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内蒙古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 主持的科研项目 1、国家农业部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育种与繁殖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2008~); 2、自治区家畜繁殖生物技术专项子课题:白绒山羊性控及胚胎移植应用研究(2007-2010); 3、国家“863”计划 “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内蒙古白绒山羊腹腔内窥镜法胚胎移植技术研究(2005-2008); 4、国家“863”计划 “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子课题:内蒙古白绒山羊精子分离与应用技术研究(2005-2008); 5、自治区科研条件与管理重点项目:Wistar-Imamichi大鼠生物学特性研究(2004-2006); 6、自治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项目:Wistar-Imamichi大鼠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标准化实验动物平台建设(2010年); 7、横向合作项目:标准化实验动物生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2010年); 8、横向合作项目:马鹿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007~2010)。 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 1、家畜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专项:高产绒量转基因绒山羊新品种培育(2008~2010); 2、自治区“八.五”重点攻关项目:高产优质白绒山羊现代生物技术繁育(1991-1996); 3、国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利用体外受精技术进行绒山羊试管内杂交育种研究(1992-1995); 4、国家“863”计划项目:牛体外受精(IVF)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991-1995) 5、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国北方良种牛IVF技术的中试开发(1994-2000); 6、国家教育部中澳合作项目:利用IVF技术实现牛的遗传改良(1997-1999); 7、内蒙古种子工程项目:内蒙古良种肉牛的开发研究(1998-2000); 8、国家“863”计划项目(2002-2006):内蒙古白绒山羊舍饲繁育关键技术的研究; 9、横向合作项目: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004-2005); 10、体细胞克隆牛与转基因克隆牛研究(2006年通过成果鉴定)。 论著: ①第一副主编,《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科学出版社,2009年; ②主编,《如何选择使用奶牛性控冻精》,荷斯坦奶农俱乐部奶牛饲养管理系列丛书之一,2009年; 申请专利(合作): 1、一种羊X/Y精子分离冷冻精液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2、一种鹿X/Y精子分离冷冻精液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3、一种低剂量家畜精液及生产方法和应用

研究领域

动物繁殖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第一作者、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饲料工业》,2009年; 2、通讯作者、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养殖中的应用,《中国奶牛》,2009年; 3、第一作者、白绒山羊性控胚胎生产及移植应用研究初探,《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 4、第二作者、马鹿X/Y精子分离及人工受精技术研究,《中国草食动物》,2009年; 5、第一作者、奶牛性控冻精应用研究,《中国奶牛》,2009年; 6、第一作者、受体牛发情方式与黄体等级对移植IVF胚产犊率的影响,《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

学术兼职

1、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理事 2、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理事 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会员 4、内蒙古肉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会 理事;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 5、内蒙古鹿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 委员 6、内蒙古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副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