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晓峻

个人简介

刘晓峻教授:分别获南京大学声学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理学)及日本名古屋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工学)。曾为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别研究员、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高级研究员及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被南京大学评聘为教授,200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首批(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先后担任近代声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声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为中国声学学会副秘书长及检测声学分会副主任、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长、《数据采集与处理》副主编、《应用声学》编委。主要从事声学人工材料及新原理声学功能器件、光声光热效应及声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SCI源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他引1600余次,是Nature及其子刊、PRL、APL、PRB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获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六项、日本发明专利两项。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多项。所组建的实验室目前拥有价值一千五百多万元的光电仪器和价值超过两千万元的声学专业测量设备。目前已培养博士8名、硕士20余名,毕业的研究生曾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有多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各类学校奖学金。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基于声学和光学两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声学/光声信号产生、传输、处理、控制和测量方面的新机理和新方法,突破传统声学测量及成像技术在分辨率、带宽、损耗上的关键瓶颈,为下一代新原理声学器件及系统的研制及其在声学极端条件下的应用奠定基础。近年来已形成两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 生物医学光声成像,一方面立足于基本成像原理的发展和创新,开展了复杂声学散射环境中的光声成像和基于频谱参数的光声成像、有限视角条件下的光声成像等成像机理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将光声成像技术用于解决实际的生物医学成像问题,包括膀胱癌成像、牙齿成像等 (2)超构材料对声场的调控及相关新原理声学器件,包括对Bragg散射型、局域共振型、折叠空间和五模式型等声学超构材料工作机理的探索。在此基础上,构建亚波长超分辨率声学成像系统、低可探测性声隐身罩、声逻辑门和复杂声学运算器件、声能流调控、负折射声学超表面以及声超吸收体等声学功能器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