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徐戊矫

个人简介

学习工作经历 1. 1993.09 —1997.06 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二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2. 1997.09—2000.06 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3. 2000.09—2005.12 在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 4. 2004.04—2004.06 在英国诺丁汉TRENT大学做合作研究 5. 2005.11—2006.11 在香港中文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做访问研究 6. 2010.10—2011.11 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做访问学者 7. 1997.07—2002.08 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助教 8. 2002.09—2007.08 在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讲师 9. 2007.09—2012.08 在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副教授 10. 2012.09至今 在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超大直径难变形材料环件辗压技术研究”,通过开发基于力学机构的自适应有限元模型和基于ABAQUS/Explicit环境的VUAMP自适应控制模型,实现了对环件轧制的自适应运动控制。开发了环件定量轧制设计系统以实现轧制进给区间的定量设计。基于FORGE平台建立了完整的环件轧制过程的热力耦合模型以及环件应力释放模型,贯通分析了环件轧制全过程及轧后热处理中环件残余应力的发展演变以及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与西南铝业集团合作,成功轧制了两个代表性的超大直径矩形截面环件,分别为某运载火箭的薄壁桶形过渡环和厚壁扁平转接框,实现了超大直径矩形截面环件的生产突破。 2.“冷塑性变形中工件表面形貌演化机理和表面质量控制研究”, 针对某些特殊工程应用(例如高精度波导管冷拉拔成形)必须通过塑性加工来获得高精度表面的要求,探求了塑性变形导致的表面形貌剧变以及摩擦和润滑机制协同作用诱发的微表面形貌演变。基于塑变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与成形工艺、模具结构、模具与坯料的表面形貌、润滑条件以及材料微观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工件冷塑性成形后表面粗糙度的闭环控制系统,从而获得优化的原材料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方案,以满足冷塑性成形工件高精度表面的要求。 3.“工程塑料传动系统设计和金属替代研发及产业化”是基于传动系统设计理论,并结合工程塑料的材料特点而开发的非标齿形设计理论和优化方法,从系统设计和理论计算的角度进行正向开发,进而根据应用要求,定制相关的工程塑料特性和要求,从而提升传动效率和系统的可靠性。在进行非标设计的同时,由于齿形的变位和渐开线的修型,可以较大范围的缩小产品尺寸,满足客户轻量化和节能的需求,并节约成本。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