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华山

个人简介

自1987.9—1997.9在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热处理专业先后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97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任讲师,2000年任副教授,2003年9月任中南大学教授。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赴日本东北大学作博士后,主要从事光电子器件用无铅焊料体系热力学研究。回国后,承担了“稀土Y对高强高电导铜基合金中第二相沉淀的热力学影响”、“两种金属间界面反应过程中新相形成序列的动力学研究”以及“钛合金与纯金属间界面反应的实测与热力学、动力学解析”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建立了Au-Sn基焊料体系(含17个组元)的热力学数据库;提出了预测二元体系界面反应中界面新相优先形成的定量判据,不仅能成功解释电子封装中二元体系界面反应、也用于简单多元界面反应的预测,不仅可以预测亚稳相的形成、也能预测非晶相的形成。成功制备了常态下难变形的Au-20Sn共晶焊料箔材(厚20~50um),并实现了与Ni(Cu)之间的瞬时液相TLP焊接,且焊点服役温度与剪切性能大幅提高。 工作经历 2003.09至今,教授,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2000.09--2003.09,副教授,中南大学材料学院 2000.10--2002.09,博士后,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系 1997.10--2000.09,讲师,中南工业大学材料系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合金相图测定与热力学计算 2. 焊接与电子封装中的界面反应:焊料设计与制备,焊接过程实验测定与动力学模拟 3. 远离平衡态的合金凝固行为:重力场作用、温度场作用,实验研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4. 外场作用下的固态转变动力学:非晶材料、晶态材料 5. 机器学习辅助下的材料研究与设计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