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剑虹

个人简介

1961年、1967年清华大学焊接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1968年至今工作于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历任教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至1995年任甘肃工业大学校长,历任第6届全国人大代表,第8至10届全国政协委员,第6至9届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曾任全国焊接学会专委会主任,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现以前任理事长身份为执委会成员。先后到日、美、德、奥地利等国10多所大学实验室、研究所去研修、合作研究、讲学。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982年以前主要从事焊接冶金的研究,分别获国家科学大会成果奖和机械部三等奖,甘肃省二等奖,获两项专利,研究工作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共有十篇相关论文发表在Welding Journal ,Materials Science上。材料焊接计算中模拟及工艺优化的子课题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1994年组织国际会议出版论文集。1982年以后在研修工作一年的基础上从事金属脆性断裂机理的研究,1992年—1994年提出解理断裂新的模型, 1996年应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力学权威,美国两院院士James Rice邀请在该校举行讲座,1997年国际解理断裂专题会中美国Rosenfield把完成的物理模型称为陈一王图象。2002年进一步完善了模型,完整地阐述了解理断裂的物理过程,修正了73年国际上提出的RKR模型,解决了三十年来未彻底解决的一个科学盲点,在此专题上共有43篇论文发表在知名国际杂志(Acta Materialia和 Transactians of Metallugy and Materials等)上,工作达到世界前沿,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上述研究成果为学校1998年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获得博士授权点,奠定了学术基础。 近年,提出了TiAl基合金的微观裂纹起裂及扩展机理,疲劳拉伸和疲劳弯曲、压缩变形的断裂机理,学术界认为是对TiAl基合金断裂机理既有观点的一个挑战(Challenge),填补了 TiAl合金在疲劳断裂机理方面研究的一个“Big Gap”。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