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万国威

个人简介

万国威(1986.10-),男,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临床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院长助理,社会工作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点责任教授,上海市“中国特色的转型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治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MSW水平评估专家,财政部社会保障人才库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上海市揽蓄人才,天津市131人才,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近十年间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Trauma, Violence and Abuse,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Children & Society,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等一区和二区国际主流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口科学》等期刊发表中文CSSCI论文五十余篇,另有《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9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国家/教育部社科重大子课题四项,联合国儿基会、民政部、共青团中央等省部级部门及重要国际组织委托项目十余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四项、二三等奖多项。递交专报曾获得国务院总理、中央政策研究室主要领导、教育部长等领导重要批示,多项专报获得中央办公厅、教育部、天津市委等单位单篇采纳,主持完成《关于进一步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民政部等14部委发文)和《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民政部等5部委发文)等多个国家级政策的合法性审查。主笔设计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专升本、专科的《专业基本规范》。 教育经历 2010.09—2013.06,博士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 2008.09—2010.06,硕士生,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 2004.09—2008.06,本科生,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006.09—2007.06,本科生,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工作经历 2022.09—2028.01,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016.10—2022.09,副教授,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013.07—2016.06,副教授,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获得的主要奖励和荣誉 2023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民政部,政府奖) 2023年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教育部,政府奖) 2023年第十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三等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央团校、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2023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2022年上海市高等教育揽蓄工程人才(上海市教育工委) 2022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民政部,政府奖) 2022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政府奖) 2021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三等奖(民政部,政府奖) 2021年南开大学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教师(南开大学) 2021年天津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奖(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2019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民政部,政府奖) 2018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 2018年天津市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2017年天津市131人才(天津市人社局) 2015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民政部,政府奖) 2015年甘肃省“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教育厅等四部门,政府奖) 2014年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民政部,政府奖) 2013年国家奖学金(教育部,政府奖) 2013年南开大学特等奖学金(南开大学) 2013年“南开十杰”荣誉称号(南开大学) 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社会学会) 2009年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一等奖(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委,政府奖) 2009年天津市“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特等奖(天津市教育工委等多部门,政府奖) 2008年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湖南省教育厅,政府奖) 2007年湖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教育厅等多部门,政府奖)

研究领域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童年逆境、儿童虐待与忽视、校园欺凌、留守/流动儿童、儿童福利等) 社会救助与反贫困社会工作(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低收入家庭精准认定、数字化智能化反贫等)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社会保障转型、社会福利建设、东亚福利体制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近五年主要的SSCI成果 Wan Guowei, Tang Sisi, & Xu Yicheng. (2020). The prevalence, posttraumatic depression and risk factors of domestic child maltreatment in rural China: A gender analysi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SSCI, Social Work (9/44), Q1. DOI: 10.1016/j.childyouth.2020.105266. Wan Guowei, & Gong Huihui. (2021). Ethnic disparities and the psychological trauma of maltreated children: Evidence from three multi-ethnic counties in China.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SSCI, Social Sciences (23/111), Q1. DOI: 10.1007/s1148-021-09994-8. Wan Guowei, Pei Tinghao, He Xinyu, & Zhang Baixi. (202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 maltreatment and family structures: Evidence from children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SSCI, Family Studies (16/65), Q1. DOI: 10.1007/s10896-022-00358-w. Wan Guowei, Deng Chen, & Li Chang. (2023).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depression: Do left-behind families place children at higher risk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SSCI, Family Studies (8/46), Q1. DOI: 10.1007/s10896-023-00580-0. Peng Huamin, Qi Lin, Wan Guowei, Li Bingqin, & Hu Bo. (2020). Child popul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of education resources in China.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SSCI, Social Work (9/44), Q1. DOI: 10.1016/j.childyouth.2020.104819. Wan Guowei, Wang Miao, & Chen Sitao. (2019). Child abuse in ethnic regions: Evidence from 2899 girls in Southwest China.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SSCI, Social Work (11/44), Q1. DOI: 10.1016/j.childyouth.2019.104457. Luan Hui, Wan Guowei, Sun, Xijuan, & Niu, Jialu. (2022). A scoping review of programs to prevent child sexual abuse in mainland China. Trauma, Violence and Abuse,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 Social Work (1/43), Family Studies (1/46), Q1. DOI: 10.1177/15248380221137043. Qi Di, Wang Yongjie, & Wan Guowei. (2018). The severity, consequences and risks factors of child abuse in China.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 Social Work (7/43), Q1. DOI: 10.1016/j.childyouth.2018.10.039. Wang Miao, Fan Yao, Zhang Qingzhu, Sun Qian, Wan Guowei, & Hong Jun Sung. (2022). Multigenerational care or parental care? Familial care types, social–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mediation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single-parent children in mainland China.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 Social Work (16/44), Q2. DOI: http://doi.org/10.1111/cfs.13008. Wan Guowei, Li Lan, & Gu Yao. (2021). A national study on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in rural China: Does gender matters? 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 SSCI, Family Studies (13/46), Q2. DOI: 10.1007/s10896-020-00230-9. Wan Guowei, Ye Zeqing, & Pei Tinghao. (2021). Child maltreatment in western China: Ethnic disparities, poverty-related adversity and policy deficienc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SSCI, Family Studies (14/46), Q2. DOI: 10.1107/s10826-021-01939-x. Wan Guowei, Zhang Linxiao, & Deng Chen. (2023). Cultural disparities, family dysfunction, and inadequate school support: Ethnic disparities in bullying victimization within China’s multiethnic regions. Children & Society, SSCI, Social Work (26/46), Q3. DOI: 10.1111/chso.12808. Wang Yongjie, Wan Guowei, & Gu Yao. (2021). Consistency and transformation of filial responsibility attitudes in China: Evidence from panel study of family dynamics of 2004 and 2017.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1, 1-23. corresponding author. SSCI, Family Studies (28/46), Q3. DOI: 10.1177/0192513X211048475. 近十年主要的专著、CSSCI论文和全文转载 万国威,社会福利转型下的福利多元建构: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黄晓燕、万国威,中国儿童福利的理论反思与实践转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万国威,儿童福祉与获得感: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审读中)。 万国威,迈向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我国流动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的建构,中国社会出版社,2023年(审读中)。 万国威、靳慧琴,地方保护主义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际分配不公的元凶吗?,教育学报,2017年第3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反思与战略转型,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中国大陆弱势群体社会福利态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我国儿童群体社会福利态度的定量研究,南开学报,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彭华民、万国威,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内地与香港的三维比较,南开学报,2013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中国少儿教育福利省份均衡性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1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李向梅、万国威,育儿责任、性别角色与福利提供:中国儿童照顾政策的展望,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徐毅成,性别视角下中国农村儿童的暴力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社会建设,202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新时代我国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的大数据治理变革,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裴婷浩,迈向儿童投资型国家: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时代转向,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促进共同富裕的大数据治理:概念意涵、发展历程与完善策略,求索,202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高丽茹、万国威,福利治理视阈下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学术研究,201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张潇,我国中西部农村女童的虐待风险、生成机理及政府责任,人口学刊,201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高丽茹,结构、文化抑或排斥:解构民族地区特困农牧民的致贫机理,人口学刊,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高丽茹、万国威,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时代演进、现实框架与改革路径,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唐思思、王子琦,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来自甘肃的实证调查,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新华文摘论点摘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我国三类人群社会福利现状的定量研究,人口学刊,201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需要视角下我国就业促进政策的发展进程:1993-2010,天府新论,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型升级,社会工作,202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黄晓燕、万国威,解构中国新贫困群体社会保障的困境:福利三角的分析范式,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黄晓燕、万国威,“东亚福利体制”的外在独立性,学术界,2010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万国威、栾卉,单亲女童虐待风险研究:中西部六省市的实证分析,南开学报,2018年第2期。 黄晓燕、万国威,解构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益保障:现实效度与未来走向,南开学报,2016年第4期。 万国威,“迈向儿童投资型国家”:我国低生育率的福利逻辑及儿童福利制度的转型升级,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万国威,留守儿童的虐待风险及其治理策略研究,人口学刊,2020年第3期。 万国威,中国弱势民众社会福利态度的双层解构,人口学刊,2015年第5期。 万国威,我国残疾人福利可及性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2014年第6期。 万国威,“留守女童”福利供应的实证分析:来自四川省兴文县的调查,人口学刊,2013年第1期。 万国威,回流选择与职业保障:我国农民工流动轨迹的理性抉择,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4期。 万国威,新时期我国流动儿童的典型特征、突出风险及政策布局,人民论坛,2024年第2期。 万国威,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民生指向和完善建议,人民论坛,2023年第10期。 万国威,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民生保障的共进与展望,人民论坛,2022年第30期。 万国威,大数据治理助力疫情危机后的高质量减贫,人民论坛,2020年第18期。 万国威,我国“闭眼工程”的政策意涵、制度瓶颈与建设方略,人民论坛,2021年第14期。 万国威,新时代我国扶贫开发常态化机制的展望,人民论坛,2020年第2期。 万国威,儿童虐待的中国情境与治理方略,江淮论坛,2019年第5期。 万国威,“以人民为中心” 7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的变革与经验,人民论坛,2019年第29期。 王淼、万国威,儿童虐待率、心理创伤及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19年第8期。 万国威,中国式现代化与社会保障的高质量发展,江淮论坛,2023年第1期。 万国威,中国共产党早期社会政策的历史使命和建设方略,江淮论坛,2018年第1期。 高丽茹、万国威,非政府组织儿童福利服务的问责机制研究,河北学刊,2017年第2期。 栾卉、万国威,后减贫时代的中国城乡多维贫困及其衍生规律,兰州学刊,2021年第2期。 万国威,疫情危机后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建设方略,社会工作,2020年第4期。 万国威,收益抑或损伤:我国农民工区域回流与职业福利,江淮论坛,2015年第1期。 万国威,“留守儿童”福利供应的定量研究:多元福利的分析范式,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12期。 万国威,福利视角下我国少儿教育的区域均衡:现实状况与未来走向,教育科学,2012年第2期。 万国威,我国少儿教育福利的区域差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万国威,解析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区域差异,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万国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研究的评述与展望,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万国威,我国普通初中教育的地域平衡:教育福利的视角,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8期。 万国威,我国学前教育地区差异研究:教育福利的视角,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万国威,小学教育福利供给的地区差异:社会福利的角度,教育与经济,2011年第3期。 万国威、刘梦云,“东亚福利体制”的内在统一性:以东亚六地区为例,人口与经济,2011年第1期。 彭华民、万国威,从“沉寂”到“创新”: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东岳论丛,2010年第8期。 万国威,城市新贫困问题的福利供给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西北人口,2010年第2期。 近五年具有决策咨询价值的学术报告 万国威等,大数据在我国低收入家庭信息核对领域的应用效果研究,提交民政部决策,获得民政部一等奖,2023年。 万国威等,我国城市流动儿童关爱保护措施研究,提交民政部决策,获得民政部一等奖,已推动国家相关部门立法,2022年。 万国威等,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时代转型与民政使命,提交民政部决策,获得民政部三等奖,已推动国家相关部门立法,2021年。 万国威,关于尽快构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的建议,提交教育部决策,获得教育部主要领导批示,2023年。 万国威,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提交教育部决策,获得教育部单篇采纳,2022年。 万国威,流动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尚不健全需予以关注,提交天津市委决策,获得天津市委单篇采纳,2022年。 王永洁、万国威,我国农村儿童虐待问题的改善及进一步治理的建议,提交中共中央办公厅决策,获得单篇采纳,2018年。 万国威,我国孤残儿童基本民生保障状况及治理路径,提交民政部决策,已推动国家相关部门立法,2018年。

学术兼职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委会秘书长(2022年)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治理委员会副秘书长(2018年) 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2021年) 教育部全国MSW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2021年) 财政部社会保障人才库专家(2022年) 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2023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2022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理事(2022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社会救助分会理事(2023年) 天津市“131”创新人才(2017年) 天津市创新创业优秀导师(2018年) 天津市妇联智库专家(2018年) 天津市社会学会理事(2021年) 中国社会学会移民社会学会理事(2017年) 贵州省民政智库高级专家顾问(2019年) 雄安新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咨询专家(2022年) 另外担任CYSR、JAD、JOFV、CFSW等多本SSCI期刊和《公共管理学报》《公共行政评论》等多本重要C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担任Springer出版社图书匿名审议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