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再兴

研究领域

文字学、古文字信息化处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专著 水金关汉简字形编(共六册,合作),学苑出版社,2018年10月 商周金文数字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国汉字文物大系(6、10、15卷,合作),大象出版社,2013年12月 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1-5册,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020年 汉字的功能,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 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合作),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12月 甲骨文今译类检(合作)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新概念成语词典(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12月 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01月 金文今译类检(合作),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Access数据库在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中的应用,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04月 金文引得·春秋战国卷(合作),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金文引得·殷商西周卷(合作),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软件光盘 战国楚文字数字化处理系统(合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商周金文数字化处理系统(合作),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 译著 讲技巧(Tim Hindle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3月 主要论文 基于语料库的秦汉简帛文献用字研究二则(合作),《语言研究》2020年第1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0年第11期转载 基于秦汉简帛语料库的记{杯}用字考察(合作),《简帛研究》2020年春夏卷 秦汉简帛中“它”“也”及从“它”、从“也”之字研究(合作),《中国文字研究》2020年(第31辑) 简帛材料所反映的汉代特色用字习惯,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2019年第4期 秦汉简帛文献中病愈义字词计量考察(合作),《中国文字研究》,2019年(第二十九辑) 基于秦汉简帛语料库的“倍”“背”记词变化考察,《励耘语言学刊》,2019年第30辑 从出土秦汉文献看“豆”“荅”“合”的记词转移,《语文研究》,2018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9年第2期转载 基于出土文献语料库的疑问代词{何}的用字定型过程研究(合作),《语言科学》2018年7月第17卷第4期 秦汉简帛中的“磿”和“磨”,《简帛研究》,2018年6月春夏卷 肩水金关汉简校读丛札(合作),《简帛》,2018年11月(第17辑) 秦汉出土文献中{歡}的记词用字考略,《龙岩学院学报》,2018年2月第36卷第1期 秦汉简牍文献用字习惯考察三则(合作),《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1期 秦简牍文献用字习惯计量研究(合作),《语言研究》2017年10月第37卷第4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2期转载 肩水金关汉简校读札记(合作),《中国文字研究》2017年12月(第二十六辑) 基于两周秦汉出土文献数据库的“丌(亓)”、“其”关系考论,《中国文字研究》2016年12月(第二十四辑)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6期转载 基于出土文献语料库的才、在、存递嬗考,《华西语文学刊》2016年12月(第十三辑) 从秦汉简帛文字看“隼”字的分化,《中国文字研究》2016年8月(第二十三辑) 一种集成型古文字电子工具书的设计,《中国文字研究》2015年8月(第二十一辑) 秦汉简牍语料库建设中基础语料的处理标准统一问题,《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11月(第二十辑) 殷商西周金文字形块面成分演变研究,《中国文字研究》2013年6月(第十八辑) 也说柞伯鼎铭“无殳”一词,《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12月(第十七辑) 中觯“于庚”意义探索——基于语义搭配的统计分析,《中国文字研究》2012年08月(第十六辑) 金文语境异体字初探,《兰州学刊》2012年07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2年11期转载, 战国秦汉简牍文字语料库的设计与使用,韩国《汉字研究》2012年6期 释殷商金文的“南郭”,《中国文字学报》2012年(第四辑)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校订(合作),《第三届中日韩(CJK)汉字文化国际论坛论文集》,2012年12月 “小男女渡量”考释(合作),《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1期 岳麓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释文校补(合作),《长春大学学报》2012年1期 互联网时代出土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台北《中国文哲研究通讯》,2011年6月第21卷第2期 殷商金文考释两则,《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3月(第十四辑) 近年新发表西周金文字形小考,《中国文字研究》,2011年12月(第十五辑)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2年5期转载 基于MSOFFICE的古文字工具书自动排版技术,《印刷杂志》,2011年12期 基于网络的纳西东巴文献数据库开发设想,《华西语文学刊》,2011年11月(第五辑) 《金文大字典》收字计量研究,《中国文字研究》,2010年10月(第十三辑) 简论中国民族古文字同义比较资料库的设计原则,《兰州学刊》,2009年10期 《汉语大字典》收《说文》小篆计量研究, 《辞书研究》, 2008年4期 《汉语大字典》“篆文楷化字”研究, 《中国文字研究》, 2008年第一辑(总第十辑) 汉字认知研究的心理学范式(合作),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一辑(总第八辑) “文”、“皇”考辨,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二辑(总第九辑)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8年5期转载 金文构件形体的演变----基于字形属性库的类型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期 殷商西周金文中构字元素“鼎”的形体演变, 《中国文字研究》, 2006年9月(第七辑) 释“俯”, 《古汉语研究》, 2006年4期 殷商西周金文中构字元素“宀”的形体演变, 《汉字研究》, 2005年6月, 学苑出版社 西周金文构字元素同形关系浅析, 《中国文字研究》, 2005年10月(第六辑) 从字频看西周金文文字系统的特点, 《语言研究》, 2004年3月 Access数据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论丛》, 2004年1月,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古文字标准编码中的金文原形字字样整理, 《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 2004年11月, 广西教育出版社 古文字字库建设的几个问题, 《中文信息学报》, 2003年6期 西周金文字素表声功能二题, 《中国文字研究》第四辑, 2003年12月, 广西教育出版社 《殷周金文集成》青铜器定名问题, 《考古与文物》, 2002年增刊 论古文献引得的计算机自动编纂, 《辞书研究》, 2002年5期 汉字结构统计分析系统, 《中国文字研究》第三辑, 2002年10月, 广西教育出版社 西周金文构字元素的形体变化及其影响, 《琼州大学学报》, 2002年1期 简说“中学文言文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语文建设》, 2002年3期 简论“金文语料库”的设计, 《辞书研究》, 2002年3期 论字素功能的断代系统研究, 《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 2001年10月, 广西教育出版社 释“守”、“尃”, 《语言研究》增刊, 2001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