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项静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思潮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项静.灯火的彼岸:原乡叙事与新的症候——凡一平近期作品读札[J].南方文坛,2018(03):53-55. 项静.浮生或作为底线的写作——任晓雯《好人宋没用》[J].上海文化,2017(11):10-14. 项静.时代的证词:从个人困扰到公论论题——从“新伤痕文学”谈起[J].南方文坛,2017(06):63-65. 项静.历史写作与一代人的心态镜像——评张悦然的《茧》[J].文学评论,2017(02):149-155. 项静.时间索引与折返之光——格非《望春风》[J].上海文化,2016(11):4-10. 陈福民,项静.文学内部的自我循环与自我圣化,于真正的文学见识并无补益[J].上海文化,2016(09):115-127. 李洁非,项静.良史传统滋养创作,多副笔墨出入无禁[J].上海文化,2016(07):117-127. 项静.批评是一条要被走的路[J].南方文坛,2016(04):1. 项静.村庄里的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中的“返乡”文学——以近年人文学者的非虚构写作为例[J].南方文坛,2016(04):26-31+4. 梁鸿,李洱,黄德海,项静,饶翔,张丽军.到第二条河去游泳——从“梁庄”到“吴镇”[J].南方文坛,2016(04):57-65. 项静.在他者的目光下:乡土中国的叙事变迁——以高晓声为中心[J].文艺争鸣,2016(05):106-113. 项静.秘密先于感情而存在 张悦然《茧》[J].上海文化,2016(05):4-9. 项静.时间之形:历史景观化的三种方式——近年来长篇小说阅读札记[J].扬子江评论,2016(02):35-41. 项静.经验与书写:一个人的总结——林白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6(02):147-157. 赵园,项静.我只是大时代中的小书生[J].上海文化,2016(03):119-127. 项静.薄弱的幻觉 城市文学观察笔记之一[J].上海文化,2016(01):9-15. 申霞艳,项静.女性主义、文体意识、先锋精神——谈谈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某些问题[J].南方文坛,2016(01):108-114. 项静.里下河文学流派探析[J].小说评论,2015(06):169-172. 项静.失败者之歌 有关蔡东[J].上海文化,2015(11):11-16. 项静.冒险的行程——郑小驴小说读札[J].扬子江评论,2015(04):58-62. 项静.李浩的镜子[J].上海文化,2015(07):9-15. 项静.石子投在水中 于一爽《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J].上海文化,2015(03):4-10. 项静.徽章的力量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J].上海文化,2015(01):4-11. 项静.愿你的道路漫长——毕亮小说综论[J].创作与评论,2015(01):16-20. 项静.尘世的恐慌和安慰——孙频小说阅读札记[J].名作欣赏,2014(31):84-88. 项静.想象大地上的陨石 宁肯《三个三重奏》[J].上海文化,2014(09):32-38. 项静.时代的精神状况——甫跃辉阅读札记[J].名作欣赏,2014(25):46-50+39. 项静.方言、生命与韵致——读金宇澄《繁花》[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08):147-153. 项静.一片荣辉,把世界包裹——谈刘玉栋的近期小说[J].百家评论,2014(04):44-47. 项静.政治正确的轮船与漂浮的故事 乔叶《认罪书》[J].上海文化,2014(07):22-27. 项静.这么早就开始回忆了 读徐则臣的《耶路撒冷》[J].上海文化,2014(03):4-9. 项静.一个人的总 《北去来辞》[J].上海文化,2014(01):4-9. 项静.我们这个时代的表情——2013年80后创作盘点[J].创作与评论,2014(02):60-67. 项静.暴风雨中的羔羊 读姚鄂梅的近作[J].上海文化,2013(07):48-53. 项静.陌生化的上海与物质生活的形式——读王安忆《天香》[J].南方文坛,2012(01):134-136. 项静.1980年代知识分子的改革物语——以王蒙为例[J].枣庄学院学报,2011,28(04):1-8. 项静.告别与想象:重返转折年代[J].扬子江评论,2011(01):51-57. 项静.并不遥远的风景——读刘继明的《江河湖》[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01):48-51. 师力斌,鲁太光,项静,石一枫.新的反思文学在崛起——文学期刊编辑评说2009年文学创作[J].艺术评论,2010(02):31-37. 项静.游历西方与中国认同——重读张承志的《绿风土》[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03):93-97. 项静.塑造“新妇女”与文学叙事——重读《我们夫妇之间》[J].枣庄学院学报,2009,26(01):43-48. 项静.我们如何呈现历史——重读王安忆早期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7(03):66-73. 项静.艰难的行走——漫谈陈应松的《望粮山》[J].当代作家评论,2004(02):152-154. 散文、小说 《我的咫尺之城》 《上海文学》新锐散文优秀奖 《梦三三》《青年文学》2006年8期 《集散地》 发表于2008年3月《萌芽》 《小昭的夏天》 《青年文学》2008年5期 《冬天的事儿》《当代小说》2009年第1期 《看戏的日子》《香港文学》2008年12期 《平行线》获得2010年“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大赛二等奖 《民国少女》2012年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发行 《下落不明》《百花洲》2014年10期 《仙人掌》《山花》2014年11期 《桑园会》《青年文学》2016年8期 《明亮的星》《大家》2017年3期 《欢乐颂》《伊犁河》2018年1期 《在烈士陵园下车》《天涯》2018年2期 《世上桃园》《文学港》2018年4期 《上高山,跐高台》《青年作家》2018年5期 《见字如面》《人民文学》2019年9期 《叔叔的故事》《天涯》2019年5期 《壮游》《文学港》2019年11期

学术兼职

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