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文贵良

个人简介

文贵良,湖南桃江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系主任,兼任大夏书院院长,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代中文学刊》常务副主编,巴金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若干篇,出版专著《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2007,上海书店)、《话语与文学》(2012,上海文艺出版社)、《以语言为核——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本位研究》(2020,人民出版社),《最美汉语:初中语文现代文语言赏析》(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等,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课题一项,现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学视野中中国近现代时期汉语发展的资料整理与研究》(16ZDA185)。 工作经历 1995.09-1998.06: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8.06-2000.08: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任教 2000.09-2003.06: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3.06-: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至今 2009年晋升为教授 201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11.2-2012.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2012年6月-2014年10月担任华东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分管本科教学 2016年12月被任命为华东师大中文系副系主任,分管研究生教学和科研 2020年9月8日被任命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分管学科和合作办学等事情 荣誉及奖励 文贵良: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文贵良: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大学能达奖教金(2014) 文贵良:“学者型中文专业师范生培养体系创新建设与实践(2007—2017)”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五)(2017年) 文贵良:《传承与开拓:经典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三十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二)(2022年) 文贵良:《从“闹”说起:〈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翻言”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第7期)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年年度优秀论文奖

研究领域

晚清五四文学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汉语关系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话语研究;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专著(均为独立撰写) 《话语与生存——战争年代的文学解读(1937-1948)》,上海书店,2007年。 《文学话语与现代汉语》,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话语与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 《以语言为核:中国现代文学的本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 《文学汉语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 《最美汉语:初中语文现代文语言赏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 学术论文(均为独立撰写) 《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DeconstructionandReconstruction》,《SocialSciencesinChina》,2001年第1期。 《阿城的短句》,《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 《大众话语:对20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文艺大众化的论述》,《文艺研究》,2003年第2期。 《胡风的话语方式》,《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国文语原解>与梁启超的语言政治学》,《学术月刊》,2008年第10期。 《知言:周作人的文学汉语实践与现代美文的形成》,《复旦学报》,2007年第5期。 《<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 《<后羿>:重述神话的价值追求与语言搏击》,《读书》,2007年第5期。 《功能与实践:20世纪战争年代(1937-1948)文艺权威话语的一种描述》,《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何谓话语?》,《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为人生”与“为艺术”的关系论争》,《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6期。 《汉语的世界性遭遇与亚细亚视野——以章太炎为中心》,《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晚清“词语-注释”:汉语欧化与知识建构》,《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生《生存之史:大众话语论述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以“品”入“史”,以“写”出“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4期。 《林译小说:文学汉语的现代冲突》,《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4期。 《新感觉派:文学汉语与都市体验》,《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2期。 《西方语言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渗透与超越:从战争意识的角度理解胡风话语》,《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黄遵宪:汉语认识的世界视域与现代开端》,《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3期。 《秧歌剧:被政治改造的民间》,《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李金发:词的梦想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开拓与回归:语言-文学汉语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以严复为中心:汉语的实用理性与“国语”的现代性发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胡风的现实主义:置身作为存在样式的开放》,《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政论白话文:毛泽东的话语形式》,《湖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黄遵宪“新世界诗”的汉语造型与意义表达》,《文学评论丛刊》,2010第12卷第2期。30《梁启超对八股文的解构:从“二分对比”的改装到“三段论法”的引入》,《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 《严复“六书乃治群学之秘笈”:汉语的现代转型与知识范型的建构》,《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严复的古文书写与语言伦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章太炎:民族志书写与主体想象》,《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语言否定性与<狂人日记>的诞生》,《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8期。 《鲁迅:“结核”式汉文观与中国人的存亡》,《鲁迅研究月刊》,2014年第6期。 《王国维:“新学语”与述学文体》,《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自成为一种白话”:吴稚晖与五四新文学》,《文艺争鸣》,2014年第6期。 《王国维作为“无时代的人”:“我”与“人间”的较量》,《学术月刊》,2014年第9期。 《从识字到写书:国家主人的想象与塑造》,《文艺争鸣》,2014年第11期。 《晚清民初:鲁迅汉语实践的“四重奏”》,《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 《新式标点符号与“五四”白话》,《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 《文学汉语:想象与实践》,《华文文学》,2005年第5期。 《文学中的当代生活——以<上海文学>为例》,《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巴金走了,灯还亮着——巴金研究简评》,《语文学习》,2005年第11期。 《话语卫生学:以延安根据地为例》,《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1期。 《意义的生成如何可能?》,《中文自学指导》,2008年第5期。 《话语卫生学与丁玲的女性肉身叙事》,《湖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兄弟>:消费时代的国民性书写》,《上海文化》,2006年第4期。 《<色,戒>:政治身体的焦虑与消费主义的命运》,《上海文化》,2008年第6期。 《<风雅颂>:从话语分裂的地方开始抵抗》,《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现代经典作品在中考中的命运》,《语文月刊》2009年第8-9合期。 《<祝福>的双故事叙事及其人文意蕴》,《广东鲁迅研究》1999年第4期。 《和谐·话语·审美——语文素质教育的人文关怀》,《东方》,2000年第7期. 《论比较文学的学科身份》,《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悲伤>的双线叙事及其人文意蕴》,《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马桥词典:话语的存在与沉思》,《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从翻译学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中外文化与文论》,2002年第9辑。 《话语与权利的互动生长》,《书屋》,2002年第11期。 《对抗与对话:胡风作为话语主体的诞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0第4卷第2期。 《贴着历史的文学书写》《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0第5卷第1期。 《毛泽东作为话语权威的生长》,《书屋》,2004年第11期。 转载 《解构与重建》,《文艺理论》(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8期。 《话语卫生学与丁玲的女性肉身叙事》,《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9期。 《功能与实践:20世纪战争年代(1937-1948)文艺权威话语的一种描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10期。 《阿城的短句》,《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9年第8期。 《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1期。 《黄遵宪“新世界诗”的汉语造型与意义表达》,《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11期。 《黄遵宪:汉语认识的世界视域与现代开端》,《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5期。 《王国维:无时代的人》,《新华文摘》,2014年第24期。

学术兼职

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2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十四届,2022年) 中国巴金研究会理事 上海市作协会员 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会长(第九届)(2020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现代中文学刊》常务副主编(2022年) 《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委(2022) 《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等刊物论文盲评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