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谭帆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1979年9月—1986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 1986年7月留校工作,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1988)、副教授(1992)、教授(1996) 1994年9月—1998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年9月至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1998年9月—1999年7月,韩国东义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4年至今,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2002年—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2007年—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 2016年—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 2014年—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第七、第八届成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文史类专业委员会主任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 《文艺理论研究》主编 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荣誉及奖励 主要学术奖励 论文《小说评点研究之检讨---以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为中心》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论文《“叙事”语义源流考》,《文学遗产》2018年3期,上海市社联“2018年度十大推介论文”。获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21) 专著《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2015) 专著《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4) 专著《中国小说评点研究》获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2006) 论文《“演义”考》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2-2003)论文类二等奖 论文《“小说学”论纲――兼谈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0-2001)论文类二等奖 专著《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获1986~1993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三等奖 论文《金圣叹戏曲文学创作论的逻辑结构》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1986~1987年度优秀学术成果奖 主要教学成果 主编《大学语文》(第11版,徐中玉、齐森华、谭帆)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一等奖(2021) 谭帆、朱国华、吕志峰等领衔“学者型中文师范培养体系创新建设与实践(2007-2017)”获2018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持《开拓·创新·推广:大学语文建设三十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 主持《“大学语文”建设的历史传承与开拓创新》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3) 主持《大学语文》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8) 领衔《大学语文》教学团队获“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主编《大学语文》(第11版,徐中玉、齐森华、谭帆),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规划教材 主编《明清小说分类选讲》,入选教育部普通高校规划教材

研究领域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小说史 中国戏曲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主要论著(含合著)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增订版),“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术语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三卷本),“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历史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史料系年辑录》,“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书系”(资料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术语的解读—小说戏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凤凰出版社2023年。 《徐复祚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中国小说史研究之检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文法术语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中国分体文学学史》(小说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 《梨花带雨——生旦净末丑的乾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雅俗文学思想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 《中国小说评点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传统文艺思想的现代阐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 《优伶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金圣叹与中国戏曲批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主要论文 《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术语系统》,《文学评论》2023年第3期,《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7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五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11期转载。 《论小说文体研究的三个维度》,《文学遗产》2022年4期。 《“小说话”辨正》(谭帆、王瑜锦),《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2期。 《小说评点研究之检讨——以近二十年来小说评点研究为中心》,《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3期。《新华文摘》2021年22期转载。 《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王瑜锦、谭帆),《学术月刊》2020年5期。 《“叙事”语义源流考》,《文学遗产》2018年3期,上海市社联“2018年度十大推介论文”。 《古代曲家的身份认同与观念阐释》(汪超、谭帆),《文艺研究》2015年5期。 《论中国古代小说文体研究的四种关系》,《学术月刊》2013年11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3期转载。 《“小说”考》(谭帆、王庆华),《文学评论》2011年6期。 《术语的解读:小说史研究的特殊理路》,《文艺研究》2011年1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3期转载。 《中国古典小说文法术语考论》(谭帆、杨志平),《文学遗产》2011年3期。 《“四大奇书”:明代小说经典之生成》,王瑷玲、胡晓真编:《经典转化与明清叙事文学》,(台湾)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 《论明代小说学的基础观念》,《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2期。 《评点与小说之传播》,《中国文学研究》第十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7年。 《“俗文学”辨——兼谈20世纪中国俗文学研究的逻辑进程》,《文学评论》2007年1期。 《论明人对“四大奇书”的文本阐释》,《复旦大学中国文论国际学术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年。 《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论略》(谭帆、王庆华),《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3期。 《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文学遗产》2006年4期。 《漫谈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之“缺失”》,《文学遗产》2006年1期。 《小说学的萌兴――先唐时期小说学发覆》,《文学评论》2004年6期。 《“奇书”与“才子书”――关于明末清初小说史上一种文化现象的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6期。 《“演义”考》,《文学遗产》2002年2期。 《<牡丹亭>的女性批评》,《明清文学与性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小说学”论纲――兼谈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4期。《新华文摘》2001年10期转载,获《文学评论》2001年度优秀论文推荐。 《中国古代曲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文艺研究》2000年1期。 《清后期小说评点麈谈》,《学术月刊》2000年12期。 《小说评点的解读》,《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2期。 《论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之类型》,《文学遗产》1999年4期。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形态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2期。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价值系统》,《文学评论》1998年1期。 《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文本价值》,《学术月刊》1996年12期。 《小说评点的萌兴――明万历年间小说评点述略》,《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6期。 《论儒林外史评点的源流和价值》,《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6期。 《论宋代神庙剧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6期。 《关于中国古典剧论的两点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6期。 《中国古代优伶心态描述》,《戏剧艺术》1993年4期。 《言情与教化》,《扬弃与发展》(郭豫适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类型化:古典戏剧人物理论的逻辑趋向》,《文学遗产》1992年4期。 《中国古代曲学源流考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4期。 《梁廷楠评传》,《中国古代戏曲家评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金圣叹戏曲语言理论述评》,《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十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试析古代文论中的价值观念》,《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4期。 《奇:传统的失落与世俗的皈依》,《戏剧艺术》1991年3期。 《中国戏剧叙事学渊源考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2期。 《清代金批<西厢>研究概览》,《戏剧艺术》1990年2期。 《论西厢记的评点系统》,《戏剧艺术》1988年3期。 《中国古代文论的两种情感观》,《古代文学理论研究》十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古典戏曲意境说摭谈》,《中国古代戏曲论集》(王季思主编),展望出版社1988年。 《金圣叹戏曲人物理论刍议》,《文学遗产》1987年2期。 《对古代文论研究思维的思考》,《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2期。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逻辑演进》(齐森华、谭帆),《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2期。 《“行家之品”与“文人之品”---吕天成祁彪佳戏剧审美思想的比较》, 《剧艺百家》1987年1期。 《金圣叹戏曲文学创作论的逻辑结构》,《学术月刊》1986年6期,获上海市社联优秀学术成果奖。 《比较诗学方法论断想》,《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2期。 《中国古代编剧理论的宏观体系》,《戏剧艺术》1986年2期。 《古典戏曲本色论新探》,《江海学刊》1986年2期。 《论元代历史剧的虚构艺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 《试析古代文论理论术语的构造特征》,《中州学刊》1985年6期。 《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4期。 《刘勰与钟嵘文学批评方法的比较》,《学术月刊》1985年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