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罗争鸣

个人简介

教育经历 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 南开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 复旦大学(古代文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17年起,获聘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 2016.12至2017.1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亚洲语言文明系访问学者 2016.01至2016.03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访问交流 2014.09至2014.10在香港中文大学短期访问、讲学 2010.01至2011.01在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明系访问学者 2003年12月至今: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领域

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道教文学,目前致力于道教史传文献及欧美道学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与校点 《诗杂仙心:古典涉道诗词论稿》(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 《近思录集解》第四册《近思录专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历代“朱陆异同”典籍萃编》第三册《王学质疑》、第六册《三子定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杜光庭记传十种辑校》,中华书局,2013年。 《杜光庭道教小说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 《归有光全集》第四册《道德南华二经评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顾炎武全集》(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全唐五代笔记》(合作),三秦出版社,2012年。 《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合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论文 第三世代天师张继先的文学创作研究,《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54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文本细读下的唐诗与佛道关系探寻:深泽一幸<诗海捞月:唐代宗教文学论集>读后》,《中外论坛》2021年第1期 张伯端及其《悟真篇》诸问题的再检讨,《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师大主编,2021年第二期。*该文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9期全文转载。 高象先《金丹歌》及其与《悟真篇》关系考论,《古典文献研究》,2021年第21辑 《道家诗纪》所辑清诗,《古典文学知识》2020年第5期 张谦《道家诗纪》的编纂与文学成就考论,《新时代中国古代道教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荟萃》,蒋振华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 韦渠牟及其《新步虚词》十九首考论,《唐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19辑。 《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版本、刊刻与流传论考》,《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3期。 《步虚词释义及其源头与早期形态分析》,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文学与宗教”专题论文集《道教修炼与科仪的文学体验》,凤凰出版社,2018年。 王重陽“愛看柳詞”本事考論,《古籍研究》第64卷,2016年12月。 关于早期全真道诗词研究的若干问题,《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 再论王重阳对柳永词作的接受,《2015宗教生命关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出版,2016年1月。 張伯行《近思錄集解》初刻本的文獻價值,《中國典籍與文化》,2015年第4期。 “楊柳岸、曉風殘月”與王重陽的性命修持,《古典文學知識》,2015年第6期。 Some Issues Regarding the Poetry of the Early Quanzhen School,Frontiers of Daoist Studies,World of Taoism Friendship Association Press.HONG KONG.2014.4,P3-45. 《儒道之间:白玉蟾诗词创作与心路历程》,《海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张谦及其稿本<道家诗纪>再探》,《学术论坛》,2013年第8期。 《汉武》唱和诗述议——兼论《西昆集》的缘起与特征,《安徽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宋金元时期道教与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大文学”观念与民族传统:关于“宋代道教文学史”的书写》,《中国宗教文学史导论》,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年。 《步虚声、步虚词与步罡蹑斗——以<太上飞行九晨玉经>为中心的考察》,《学术论坛》,2013年第5期。 《中唐党争与文坛风尚:<毛仙翁赠行诗>真伪、价值及相关问题考论》,《云南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 《<洞玄灵宝三师记>作者及相关的会昌灭佛问题》,《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 《大陆近年道教与诗歌研究的回顾和思考》,《弘道》季刊(香港)2013年第2期。 《“穿越式”的七夕》,《古典文学知识》,2013年第2期。 《吴绡诗词二首探赏》,《名作欣赏》,2013年第3期。 《汉宋之争与文化专制: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刊刻、流传论考》,上海社科联第十届年会优秀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2012年。 《一代高道的才情与担当:杜光庭道经纂集述论》,《中国宗教文学与文献研究集刊》第1辑,2012年。 《宋代道教文学概况及若干思考》,《哈工大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 《<西昆酬唱集>的道教底色》,《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该文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吴绡<啸台>诗的误读》,《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第2期。 《肇始与传衍之间:<虬髯客传>作者问题的再思考》,《东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论醮联及其宗教文学意义》,《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道学的应用与实践》,《中国道教》,2010年12月 《虬须客故事的形成与相关版本流传考论》,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四辑(“道教文学”专号)三联出版社,2009年11月。 《道观经济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3期。 《〈道教灵验记〉之文学、文献学考论》,《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第2期。 《〈录异记〉性质探悉》,《宗教学研究》2005第2期。 《杜光庭著述考》,《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4期。 《关于杜光庭生平几个问题的考证》,《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云笈七籖〉本〈墉城集仙录〉探赜》,《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3期。 《〈云笈七籖〉卷113所收14则仙传归属置疑》,《古籍研究学刊》2005第2期。 《〈墉城集仙录〉采自〈列仙传〉篇目探析》,《古籍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毛本〈花间集〉来源续证》,《文献》2001年第3期。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匡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3期。 《<花间集>编纂原则与编纂目的探析》,《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翻译 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靈寶經“步虛章”研究》,《古典文献研究》(第21辑),凤凰出版社,2018年。 随笔、书评 《古代“会所”》,《闵行报》2012年12月4日. 《海外嫏嬛 感受燕京》,《华东师范大学校报》,2011年3月。 《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见闻》,《华东师范大学校报》,2011年3月。 《关于研究生课改的几点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校报》,2010年2月。 《波士顿的大城小事》,《新民晚报社区版》,2011年8月。 《输在起点,也能赢在终点》,《新民晚报社区版》,2011年4月 《自由抑或羁绊: 一位小脚老太的缠足人生》,《海上风民间文化研究》2010.1。 《罗公远传奇》,《中国道教》2009年第1期。 《昆山沃土 兰英清芬:读<百戏之祖:从昆山起源的昆曲>》,《昆山文化》,2008年12月。 《王道珂传》,《中国道教》2008年第4期。 《评<日本禁书>》,《海南日报》2006,9,23日副刊版。 《“萝卜史学”与百家讲坛》 ,《海南日报》2006,9,7日副刊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