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葛欣

个人简介

2009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理系并获博士学位,师从该领域著名专家 Horace H Loh 教授 和 Ping-Yee Law教授。 研究主攻方向:应用质谱及生物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鉴定药物成瘾新蛋白和新机制。发现并研究了药物成瘾新蛋白 RIBOPHORIN I(糖基转录因子)和 GRIN1(神经元细胞调控G 蛋白)及它们影响药物成瘾的新机制,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著名药理学专刊 Molecular Pharmacology,(Ge et al., 2009)和生物学专刊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Ge et al., 2009)。两篇文章都被收录在教科书《The Receptors》2010版。其中药物成瘾蛋白糖基转录因子的发现曾被选中并应邀作为全美实验生物学大会的获奖项目被重点报导。 2010-2013年, 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研究中心和干细胞研究中心工作,研究主攻方向为人类疾病干细胞模型的建立、干细胞模型再现人类疾病的研究、FDA药物筛选及干细胞模型的再生医学研究。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人类主动脉瘤、遗传性威廉姆综合症、心肌肥大综合症、唐氏综合症及脑血管瘤等人类疾病的干细胞模型,应用上述人类疾病的干细胞模型成功再现了疾病各阶段的发病特征,以及利用这些人类疾病的干细胞模型进行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 作为共同作者,发表了多篇有关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文章,获耶鲁大学Brown-coxe学者基金。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全球排名第一的心血管研究专刊 Circulation (影响因子: 23)上发表了关于人类主动脉瘤、遗传性威廉姆综合症干细胞模型的研究。该成果作为第一例人类血管疾病干细胞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被重点报导(Highlighted Article)。 2013年此文章被编委选为最有阅读价值的文章并整理发表(Circulation Editors Picks: Most Read Articles on the Topic of Genetic Disease. Oct, 2013), 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SCI收录20余篇)。 2014年回国后, 研究主攻方向为人类肿瘤干细胞模型的建立以及干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其中,肺癌干细胞被认为是导致肺癌患者复发、耐药和治疗失败的根源。为此,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法成功建立了肺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干细胞模型,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教育部基础科研项目等资助。另外,主持参与的关于干性因子Nanog自身翻译后修饰影响肿瘤干性获得的研究,获得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 目前,已以通讯作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Developmental Cell、eLife、Oncogene、JBC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获2018年度中国细胞生物学会青年研究员入围奖,并成功申请相关干性因子特定位点磷酸化作为早期诊断肿瘤干细胞和治疗靶标的专利(专利号:201811592457.0)。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肿瘤干细胞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