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曹俊金

个人简介

同济任职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社会兼职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理事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理事 荣誉奖励 上海市“晨光学者”(2012)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2016年 中青年优秀论文三等奖(2017) 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2017年 中青年优秀论文二等奖(2018) 上海政法学院“佘山学者”(2018) 上海市涉外法律人才(2018) 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法律人才(2020) 教育背景 2004年9月-2008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法学学士 2008年9月-2011年3月,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法学硕士 2013年9月-2016年7月,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法学博士 2011年4月-2018年5月,历任上海杉达学院法学系助教、讲师(2013,破格)、副教授(2017),法学系副主任(2017),创立国际发展合作战略与法律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2017),国际经贸制度创新团队(首批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2018) 2018年6月-至今,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9)、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研究咨询中心副主任(2019)

研究领域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战略、国际法、经济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小农户生产经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治理”,载《食品科学》2020年第23期,第338-346页(合撰,第一作者) “中国能源对外援助:现状、挑战与制度因应”,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12期,第36-44页(合撰,第一作者) “对外援助立法的必要性探析”,载《天津法学》2019年第1期,第68-74页 “中国对外援助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与前瞻”,载《国际经济合作》2018年第10期,第52-60页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援外政策的建构与表达”,载《学习与实践》2018年第4期,第53-59页 “日本官方发展援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太平洋学报》 2017年第11期,第46-57页 “能源低碳转型法律制度:以绩效为视角”,载《天津法学》2017年第3期,第37-44页 “气候治理与能源低碳合作:发展、分歧与中国应对”,载《国际经济合作》2016年第3期,第79-85页 “‘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援助制度之完善”,载《国际展望》2016年第3期,第54-69页 “能源低碳转型发展背景下的碳税制度抉择” ,载《天津法学》2016年第2期,第55-60页 “美国对外援助法:背景、发展与政策目标”,载《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8期,第32-38页(合撰,第一作者) “对外援助监督评价制度:借鉴与完善”,载《国际经济合作》2015年第4期,第20-26页(合撰,第一作者) “《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实证分析”,载《天津法学》2015年第2期,第53-58页(合撰,第一作者) “论食品纠纷案由之设立”,载《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第36-42页(合撰,第一作者) “UCP600下开证行拒付通知的有效性标准探讨”,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第82-89页(合撰,第一作者) “中国对外援助立法的价值定位及立法宗旨”,载《国际经济合作》2014年第9期,第77-82页 “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实证研究”,载《中国劳动》2014年第9期,第4-7页 “论贸易援助评价制度及对我启示”,载《国际展望》2014年第2期,第123-139页 “完善我国对外援助立法之探讨”,载《天津法学》2014年第3期,第66-72页 “论特殊疾病医疗期之确定——基于劳动法宗旨的思考”,载《中国劳动》2013年第8期,第20-22页 “中国开展对外援助若干基本问题研究”,载《北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第97-101页 “食品安全相关罪名认定问题研究”,载《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23-28页(合撰,第一作者) “中国参与WTO贸易援助所面临的问题评析”,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2年第2期,第49-54页 “WTO贸易援助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研究”,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11年第4期,第64-68页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传统文化保护”,载《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9期,第73-75页(合撰,第二作者) “论中间线原则在中日东海争端中之适用——以国际法为视角”,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80-85页(合撰,第一作者) 2020年12月-至今,同济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政治学博士后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