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葛天任

个人简介

同济任职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 研究员(2018年) 同济大学全球城市与合作治理研究中心 副主任 社会兼职 中国政治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 理事 中国社会学会社区专业委员会 理事 民政部《社会政策研究》杂志编委 荣誉奖励 获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招商局基金会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何为而治——中国当代社会治理研究”第二期资助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欧洲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选择——以英国、德国和瑞典为例”获“同济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奖” 指导同济大学国政学院学生获2019年第十六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同济大学2019、2018年度青年讲课竞赛优胜奖 同济大学2019年优秀班主任 指导同济大学国政学院本科生获2018年度“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特等奖,获“上海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北京市城市规划学会2017年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红河州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排名06) 中国公共管理学术年会(2017)第三届青年学者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治理结构与政策执行——基于3个城市社区建设资金使用案例的实证研究” “樱花科技交流计划”资助赴日本“国土交通省都市政策课”等参访并完成“房地产科学”短期交流项目(2015) 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2011-201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硕士论文奖(2010) 主要国际出访身份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Rajawali Fellow, 2011-2012) 教育背景 2003-2008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学学士;武汉大学WTO学院,经济学学士(双学位) 2008-2010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工学硕士 2010-2014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专业(城市规划方向),法学博士 2014-2016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研究所,管理学博士后

研究领域

政治经济学(CPE & IPE);中国政府与政治;城市政策与规划;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论文 政治经济学(CPE & IPE) 《住房金融化的影响及应对》,《中国金融》,2021年第18期,第23-24页(北大核心,第2作者) 《“一带一路”精细化发展阶段隐形风险的连锁机制与精准对策》,《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11期(CSSCI) 《国家如何治理网络空间?——基于美日德俄印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04期,第79-88页(CSSCI,第二作者) 《贸易撬动战略:“海丝”建设的战略规划与风险控制研究》,收录于《“一带一路”研究辑刊(2018)之“一带一路”建设与上海作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3月 《比较政治学的应用型教学创新路径探析》,收录于《政学新声——政治学学科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6月。 城市政策与规划 《都市权力结构与土地利益分配——快速城镇化时期北京城市更新的空间政治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第1-14页 《上海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声景感知评估及其精准治理研究》,《时代建筑》,2022年第1期第80-87页(通讯作者) 《从“增长联盟”到“公平治理”*——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国家视角》,《城市规划学刊》,2022年第1期,第81-88页(CSSCI) 《“一核多元”合作治理导向的城市更新——基于对上海市长白新村228街坊协商征收案例的分析》,《社会政策研究》,2021年第02期,第47-62页(CSSCI扩展版,第三作者) 《社区更新微基建的公平规划与合作治理——基于北京‘清河实验’YG社区为例》,《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CSSCI扩展版) 《跨学科的城市交通治理体系研究》,《城市交通》2021年4月15日(JST收录、北大核心) 《国外学者对全球城市理论的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CSSCI) 《国外全球城市建设的四个问题及其镜鉴应对》,《同济观点》2018年第9期(总第27期) 《我国特大城市进入风险社会了么?——基于北京、东京、首尔市民风险感知的比较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6年第10期(CSSCI,第二作者) 《制度变迁中的“创新组合”:以中国城乡治理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CSSCI) 《学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建设北京学术之都的涵义、举措与展望》,《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CSSCI) 社会治理与社区治理 《新发展阶段城市社会治理如何持续创新?——基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案例分析》,《社会治理》,2021年第6期第76-81页 《高风险社会的智慧社区建设与敏捷治理变革》,《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05期,第85-96页(CSSCI) 《百年变局下的城市社区发展挑战与基层治理改革》,《中国名城》,2020年第04期,第4-8页。 《新兴技术能否破解“共同体困境”——数字政府、智慧社区与敏捷治理》,《社会治理》,2020年第02期,第49-56页。 《论政治学本科教育的“本研一体化”——以同济大学“社区公共事务管理”课程教学创新为例》,收录于《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学改革论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治理创新》,收录于《多层治理理论与实践》,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 《中国基层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收录于《多层治理理论与实践》,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中国民政》2018年第19期 《治理结构与政策执行:基于3个城市社区建设资金使用案例的实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8年第7期(CSSCI) 《社会关注度的新闻大数据分析——社会、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浙江学刊》2018年第3期(CSSCI,第三作者) 《中产过渡阶层的矛盾心态及其原因刍议》,《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2期(CSSCI) 《都市社会的结构冲突:阶层地位如何影响政治态度与政治参与?》,《中国研究》第21期(China Studies, 2016 Spring)(CSSCI集刊) 《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西北师大学报》2016年11月第53卷第6期(CSSCI) 《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社会治理》2015年第2期 “Public Goods and Political Trust in the East Asian Metropolitan Cities : the Cases from Beijing, Seoul and Tokyo”, Research Paper No.5,Page 50-56,Tokyo: Institute of Economics, Chuo University Press 《社区治理中的集体消费——以特大城市的三个基层社区为例》,《江淮论坛》2015年第4期(CSSCI) 《社区的碎片化:Y市社区建设与城市社会管理的实证研究》,《学术界》2013年第12期,全文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4年第4期(CSSCI) 著作 《碎化与整合:中国社区发展与基层治理》,《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9月 专题报告与主旨发言 第四届中国社区治理论坛分论坛“智慧社区建设与敏捷治理变革”(2019年10月) 2018中国民政论坛主旨发言(2018年9月) 第二届上海-釜山合作论坛发言“经济全球化的未来”(2018年9月)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城市转型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学术会议分论坛报告(2018年7月) 英国牛津大学-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联合城市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城市未来”研讨会专题报告(2018年7月) 日本中央大学经济学系发表“社会公平性产品与政府信任”专题报告(2015) 媒体评论 《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社区治理与服务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1-12(005). 《“微基建”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解放日报(理论版),2022年4月6日 《探索中国经济自发深层动力——评<五大增长极>》,审计观察,2021年第8期 《全面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认知升维》,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4月 《全球经济信息指数报告》,财经杂志,2021年4月 “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到10次,中国城乡发展如何再上台阶?”,上观新闻(解放日报)2019年11月28日 How We Can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na's Delivery Drivers?, Six Tones,澎湃第六声(解放日报),2019年3月30日 《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问题》,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 《网络时代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人民日报(评论版)》 《大阅兵背后的北京城市安全管理》,《人民公安报(理论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